宋夏之间打了近百年,由于赵宋的体量太大,哪怕频频失误,还是能做到屡败屡战,最终凭借着雄厚的国力,拿到了战略主动权。
再反观西夏,由于国小民寡,每一战都是赌上国运,好在前几十年夏人的运气是真的不错,每到关键的时候对手就犯迷糊,于是走了几十年的顺风路。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运气总有用光的一天。
上一次,夏人出了一个甘愿为国牺牲的太后,用自己的一条命换来了辽人的调停,将西夏从亡国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一次,察哥三十万精锐一战覆灭,宋军携大胜之势高歌猛进。
禁军的高级将领们因为与西夏交战多年,对西夏的实力早就了如指掌,想着就夏人剩下的那点老弱病残又如何能是身强力壮、装备精良的中央禁军的对手,借这个机会让久未见血的中央禁军练练手也好。
宋人在大胜之余骄傲了、自满了!
这就给了萧若奴机会了。
要说萧若奴在开战之前,那是非常忐忑的,这么说吧,如果萧若奴所谋甚大,说不定早就跑回辽国了。
这一届的宋军太能打了,一天一夜歼灭三十万精锐,萧若奴的皮室军根本就没有勇气与这样的宋军交战。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萧若奴从西夏皇宫回来之后,便广打白条,虽然不是真金白银,但是有萧氏一族的信誉作保,皮室军的将士们也是认的。
当兵为了啥?保家卫国?别逗了!这是在古代,不是人民子弟兵!
当兵当然是为了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钱给足了,前面就算是尸山血海,底层的将士们都敢往前冲。
在金钱的刺激下,皮室军的作战**被激发了出来,明码标价的宋军人头便是皮室军的动力。
宋军的高歌猛进也给了萧若奴各个击破的机会,而且萧若奴惊喜的发现,这一届的宋军就是唬人的样子货。
那是萧若奴与宋军的首战,也正是这一战,萧若奴打出了,成为了皮室军真正的统领!
萧若奴本着首战必胜的原则,抓住宋军冒进的机会,布下天罗地网,不但布下了拦截阻击的部队,自己还亲率一万人伏击。
那是一支三千余人的宋军,装备十分的精良,在发现自己被皮室军伏击之后,不但没有慌乱,反而心定气闲地排兵布阵迎敌,光是这份镇定就让当时的萧若奴心中一凉,百战余生的精兵啊!难道首战就让自己遇上了硬茬!
不过萧若奴转念一想也很正常啊,没有这份底气,这支部队也不敢冒进至此啊!
其实只能说萧若奴想多了,那是因为宋军早就习惯了这种的伏击。
宋军一路猛进,经常被熟悉地形的夏军伏击,早就习以为常了。
如果说夏人的精锐没有尽丧盘龙山,那么高俅率领的中央禁军绝对会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是那些残存的老弱病残就算了吧!
那些伏击的老弱病残在宋军按照平时演练布下的军阵面前,基本上都是看到宋军一结阵便四下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