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政之所以能成功,就不得不感叹一下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了。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普通民众,是没有姓氏的,姓氏是贵族的特权。
日本古代的“姓”是赐予氏的称号,以表示该氏的社会政治地位。姓有几十种,它类似爵位,是世袭的。各姓之间等级分明。例如:臣、连、君、直等。
除氏、姓以外,公元九、十世纪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称号叫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苗字即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的新姓。
由于人口繁衍,一个大的氏又有了许多分支。这些分支为自己起了“苗字”。“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枝,即从本家分出的支。
例如,藤原是一个大氏,分出之后,居住在近江国的藤原氏,便取“近江”与“藤原”的首字,称为“近藤”。住地伊势、远江、加贺的藤原氏就称为伊藤、远藤、加藤。
在古代日本,姓氏便是等级,便是社会政治地位,一个人的出生也就决定了今后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就是上升通道已经关闭了。
在这种状况下,院厅的出现让那些渴望上升的中小贵族们看到了希望,藤原氏的始祖中臣镰足也是因为有功被天皇赐姓才有了今天,我等依附上皇,立下功劳,得以赐姓,未尝不是第二个藤原氏!
于是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形成了,使得白河上皇有了对抗藤原氏的资本。
有了与藤原氏抗衡资本的白河上皇与藤原氏展开了明争暗斗,终于在1099年,随着关白藤原师通的去世,天河法皇(1096年出家做了法皇)终于取得了上风,并且巧妙地利用了藤原氏内部矛盾,将藤原师通长子藤原忠实担任关白的时间拖延到了1106年,中间有了近7年的空白期。
不过藤原氏也不是没有反击之力,离间了堀河天皇与白河法皇的父子感情,成功扳回一局,双方呈僵持状态。
白河法皇与堀河天皇的关系破裂是在宽治五年(1091年),当时的堀河天皇已经是13岁了,到了开枝散叶的年纪了。
日本皇室自诩是神的后代,为了保持血统纯正,至今还保持着近亲结婚的传统。
白河上皇为了有效控制堀河天皇,把自己的妹妹笃子送到宫内,让13岁的堀河天皇娶了32岁的亲姑妈。
对于娶亲姑妈为妻,堀河天皇是不反对的,这是日本皇室为了保持血统纯正的传统,但是这个32岁就有点膈应了。
古人寿命不长,在中国古代,年过三十就已经可以自称老夫了。一个32岁的女性,基本上已经是奶奶级了,13岁要娶个32岁的奶奶级的,就是普通人都不干啊,更何况是天皇!
其实这件事还真不能怪白河上皇,归根到底还是日本皇室的继承制度。
日本皇室规定了所有皇室身份都是男系继承的,因此女性皇室成员(内亲王、女王)嫁给平民之后即脱离皇籍,成为平民。除非女性皇族成员嫁给男性皇族成员,女性皇室成员的后代才会是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