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原先有两个高家,一个是高怀德的高家,一个是高琼的高家。
高怀德对宋太祖赵匡胤那可是有着拥立之功,武力高资历老,历来为军中所信服,打一开始就是赵宋的顶级将门。
高琼原为王审琦部下,是依附于将门王审琦那个王家之下,直到澶渊之战时与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为“澶渊之盟”的订立立下大功,这才一跃而成赵宋的顶级将门。
民间传说中的高家将便是说的高琼一脉。
高怀德与高琼原本是同一个祖先,五胡乱华的时候,族人四处逃难,一支成了高怀德的祖先,还有一支便是高琼的祖先,按照族谱,高怀德是高琼的族叔。
高家一族两脉都成了赵宋顶级的将门,可谓是荣耀之极!
随着高琼一脉的高涛涛成为了太后,高琼一脉更是风光无二。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神宗决定兵分五路讨西夏国。
高琼一脉的高遵裕觉得机会来了,如果自己能担任一路军马的主帅,取得赫赫战功,那么高家便能力压曹家,成为赵宋第一将门。
高琼一脉拉着同为赵宋顶级将门的高怀德一脉在朝中开始了游说,同一时间,太后高涛涛也在宫里向神宗说道:“我伯父高遵裕报国忠心,不后于别人,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气度太小,虚荣心强,不容别人之功高于他。既这样那么攻城守地总想把功劳归己,不许他将所得。这短处易致失败,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只能作副将,不能命他作主帅。”
神宗领会了母后的意思,母后的话得反着听。
要知道太后若是没有这个心思,根本就不会提起,现在提起,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高遵裕要担任一路军马的主帅。
可是太后也不能明说啊,不然很容易被人诟病的,所以只能这么说。
神宗力排众议,命高遵裕为一路兵马主帅,率步骑5万。
高琼一脉和高怀德一脉族中精英尽出,于磨移隘(今甘肃临潭县境内)大破夏军10万。
高遵裕若是见好就收,赵宋的第一将门也许就不姓曹而是高了,可惜一来战争不是单方面想停就能停的;二来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另外一个高家如此鼎力相助,自然也是想要趁此机会多赚点军功的,不会轻易就此罢手的。
三日后高遵裕率军赶到灵州时,西夏军从灵州城南面,决开黄河七级大渠,刹时波涛汹涌,灌进宋营和数十里平川,淹死者千万。时值隆冬,大雪纷飞,给养又绝,而夏国10万骑兵从三个方面紧追围攻,宋军无力抵抗,四路溃败。
高遵裕、刘昌祚两路仅存万余残兵败归。
神宗夤夜得报,十分气恼,撤去高遵裕的职务,将之贬为郢州(今湖北钟祥)团练副使。
此一战后,两个盛极一时的高家族中精锐尽丧,若非高太后还在,两个高家也许就不复存在了。
家族虽然保住了,但是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两个高家只能相互抱团,这才勉强维系住了顶级将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