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表情严肃地看着面前的清廷使者。

    “这一次来,又是什么事情?”

    清廷使者微微一笑,冷淡道:

    “海澄公,这一次来,是朝廷给你的最后机会!”

    “若是你还是执意不剃发归顺大清的话,那么你的父亲郑芝龙下场如何,不必我多说了吧?”

    听着满清使者这明晃晃的危险,郑成功表情虽然依旧冷静,但在镜头中,他的五指已经紧紧地锲入了掌心之中。

    丝丝鲜血缓缓从指缝中沁了出来。

    拒绝?

    在北京的父亲和二弟会立刻丧命。

    同意?

    无论是郑成功心中的民族大义,还是郑家的利益,都让郑成功不可能选择同意。

    郑成功心中陷入了极为激烈的争斗中。

    使者淡淡道:

    “朝廷也知道海澄公需要一些时间思考,我会在此地等待一段时间,但也请海澄公不要让我等待太久。”

    “陛下和朝廷那边的耐心总是有限的!”

    看着使者大摇大摆离去,郑成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说来也巧,就在使者抵达的第二天,李定国的新一封书信也送到了。

    郑成功看着面前已经拆开的信封,伸出手去拿,却又突然收回。

    如此再三,他终于一咬牙,拿起了这封信。

    信上的内容其实并不多。

    李定国通报了自己在广东的进展,并表示即将在六月二十四日对新会开启正式进攻。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李定国恳切希望郑成功能迅速领兵出击,双方水路联合攻破新会,然后直指广州。

    此外,李定国还委婉地批评了一番郑成功至今迟迟不动的行为,希望他能言而有信!

    郑成功的手指微微发力,下意识地握紧了信纸。

    良久,郑成功一声长叹。

    “吾父在北京,又有何法?”

    镜头转到了新会城。

    明军包围了这座城池,开始了围攻。

    新会只是一座小县城,但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清军抓紧时间,布置了诸多防御措施。

    与此同时,还囤积了大量军备物资。

    耿继茂一度觉得这种防备用在一座小城中似乎并无必要,不如用来加强广州。

    但尚可喜一句话就打消了耿继茂的疑虑。

    “新会被围,总比广州被围更强!”

    明军对新会的围攻,从一开始就遭遇了很大的困难。

    清军在新会城外用两个月的时间挖掘了一条宽阔的护城河。

    借助着这条护城河,清军从广州方面前来的水师可以在水面上对明军展开轰击。

    而李定国的明军由于是纯粹的陆军,在这样的条件下难以施展。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

    主将李定国此刻尚未病愈,依旧还在高州卧榻。

    没有李定国的协调指挥,前线的几名大将各行其是,很多时候就算出现战机也因为各自的争吵难以抓住机会。

    就这样,新会城方面的作战陷入了僵局。

    高州方面,一些臣僚在得知消息后想要劝说李定国直接改打广州。

    但李定国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改打广州的话,郑军从水上而来就没有足够的立足点了。”

    李定国对郑成功还是抱有希望的。

    双方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通过之前的多次书信来往,李定国坚信郑成功的心中依旧有强烈的爱国之念。

    他觉得,郑成功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更不可能投降满清!

    八月份,李定国的病终于痊愈了。

    他第一时间就抵达了新会城。

    当天,他正好看到海上有船队浩浩荡荡而来,直接靠在码头上。

    随后,数千名清军进入了新会城中。

    这是尚可喜、耿继茂派来的援兵,分别由参将由云龙,右翼总兵吴进忠率领。

    李定国表情沉凝,缓缓开口道:

    “城内敌军越多,他们的消耗就会越快。”

    “派人挖掘壕沟,逼近码头。”

    “一个月内,我军的大炮必须要将整个码头都纳入射程。”

    “到时候,我要让一条船只都无法在码头靠岸!”

    说话间,李定国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远处。

    那是东方。

    是郑成功的方向。

    当天晚上,李定国在帅帐中奋笔疾书。

    镜头拉近,将李定国的信文呈现出来:

    “孟夏(四月)遣使帆海,诣铃阁,悉机务,并候兴居,拟阔月可得旋。不图至今尚栖迟贵壁。”

    “今差员李景至,始知前此籧使林祚者,固不知所下落也。”

    “不毂驻师高、凉,秣励养锐,惟候貴爵芳信,即会辔长驱,以成合击;盖不欲俾虏有只蹄遁耳……”

    “盖殄虏于长洋,败李酋(清两广总督李率泰)于酷水。而会城两虏酋(尚可喜、耿继茂)恃海撄城,尚稽戎索。”

    “兹不鼓已驻兴邑,到日直捣五羊。”

    “然逆虏以新会为锁钥枢纽,储糗攸资,是用悉所精神,援饷不绝。”

    “不毂(在下)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劳而下,故亦合力于斯。”

    “在彼望风屏息,遵陆知难,遂恃长舸舰,堵我舟师。”

    “非借贵爵星言发夕,其谁收此一捷也……”

    “至援虏之来,向亦各闻其概,然通盘策虏,再无敬谨(尼堪)之强且精者,今安在哉!”

    “……当以初冬为的,贵水部必以速临新邑(新会)为限。”

    李定国写完,将信用印泥封好,注视着面前摆好的信封,良久后一声长叹。

    “延平郡王,你切勿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议论纷纷。

    汉高祖刘邦:没想到李定国这小子农民军出身,文采还挺不错,比朕强一点点。

    秦始皇嬴政:你?大秦教育的漏网之鱼,怎么好意思说文采的?

    汉高祖刘邦:什么叫漏网之鱼?你大秦那些破篆字老子都不爱看,那是人读的书?

    明太祖朱元璋:两位,你们是不是离题了?

    唐太宗李世民:说正事,李定国其实已经将期限放宽到了初冬,也就是十月份。郑成功再怎么样也该出兵了吧?

    宋太祖赵匡胤:坦白说,李定国这封信还是很能打动人的,而且分析局势也很详尽!

    隋文帝杨坚:说得没错。里面有一句话朕很赞同,尼堪都死在李定国手里,清军还有谁能和李定国打?

    周太祖武则天:这个郑成功若是还婆婆妈妈不出兵,朕真的要看不起他了!

    唐太宗李世民:咳,媚娘啊,你可能忘了,郑芝龙还在北京呢。

    周太祖武则天: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汉高祖当年都能请项羽分一杯羹,郑成功死个爹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