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说实话,朕看了这么多部盘点视频,像南明这种从头到脚都烂透的还是很少见的。
汉高祖刘邦:其他的朝代一般都是大部分的正直之士加少部分奸臣,这南明居然反过来了,好人都没几个?
周太祖武则天:所以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唐太宗李世民:观说,南明底层的军民、士人基本都是好的,就是这些上层实在不行。
宋太祖赵匡胤:你看看江南是什么人的地盘?东林党!东林党早就让这片地方烂透了。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是这个道理。东林党可以说将江南的风气都弄坏了,这样的地区能出什么好人?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呵呵,所以说你们就是不懂用人。东林党这种士大夫就不能和他气,就得像大清一样不听话就杀,当狗训!
一阵沉默后,又一条新的弹幕出现。
昭烈帝刘备:之前朕觉得康熙是在胡说八道,但越看这个南明视频,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魏武帝曹操:没错。东林党这些家伙已经彻底走歪,只顾自身利益毫无华夏理念,不杀不行!
三国世界,吴国皇宫。
孙权看着金幕上飘过的一条条弹幕,陷入沉吟,心中思考。
吴国的根基在江东,和大明的江南指的是同一片地方。
这些年,孙权陆陆续续推行了许多政策,削弱世家的权力。
这些政策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和反弹,甚至还出现过陆逊叛乱这种孙权事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也导致孙权不得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妥协。
世家如今在东吴朝廷之中势力虽然削弱许多,却依旧举足轻重。
一个念头从孙权心中闪过。
“或许妥协真的不是一个好办法,朕应该直接将这些个士族全部杀光,用科举上来的新士人取代他们的位置。”
“等等,大明好像就是以科举立国的,这会不会导致士大夫崛起,让朕的大吴出现另外一个东林党?”
孙权陷入了巨大的纠结之中。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这一次北伐遭遇失败后,鲁监国朝廷君臣从此一蹶不振,不再有任何进取之心,每日只知饮酒作乐。
反而是在福州的隆武皇帝朱聿键,胸怀雄心壮志,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就在南京的满清大学士洪承畴得知朱聿键即位之后,立刻派使者马得厂前来劝降。
朱聿键当场就将马得厂给大骂了一通。
“本王乃是大明华夏皇族后裔,岂能厚颜剃发,事尔建州女真之奴婢!”
“来人,将这个汉奸推出去斩了!”
斩杀了马得厂后,朱聿键又发布旨意,打算率领福州所有兵马御驾亲征,北伐扬州、南京。
但郑芝龙本身只想着保存实力,对北伐和清廷硬碰硬这种事情自然是避之不及,结果只能是无疾而终。
北伐虽无法成行,但朱聿键还是和黄道周等大臣一起确定了“御虏为先”的思想,将抗击满清作为整个隆武朝廷的行事方针。
紧接着,朱聿键又将目光聚焦在了明末的另外一个核心问题——党争。
画面中,朱聿键亲自撰写了“缙绅”“戎政”“儒林”三篇《便览》,在这三篇便览之中说道:
“历代之受患,莫过于群臣朋党之最大。于今两京之覆,二帝之伤,皆此故也。”
“……帝王量大,则识必高。识高,必用舍公明。又何有乎东林、门户,魏党、马党之纷纷哉!”
“呜呼,三党成,偏安矣。四党成,一隅矣!”
朱聿键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在灭亡危局之前需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
无论之前的出身是江南的东林党,魏忠贤的阉党还是马士英的马党,只要愿意贡献力量抗击满清,朱聿键一律选择录用。
甚至,这种录用也不仅仅局限于明朝内部。
这一天,湖广总督何腾蛟紧急送来了一份奏章。
上面的内容是何腾蛟收服了李自成死后的大顺军余部,并将其收编。
这立刻引发了朝廷中许多大臣的不满。
黄道周怒气冲冲地开口道:
“闯逆余孽,如何能收用于朝廷?”
“何腾蛟不但不诛灭,反而收用,陛下应当下旨申斥!”
一直和黄道周唱反调的郑芝龙,因为担心何腾蛟势力变强威胁到自己军方第一人的地位,也难得地开口赞同:
“就是,闯逆就该全部诛灭!”
但此时的朱聿键却非常坚定地开口道:
“两位爱卿的顾虑,朕心知之。”
“但如今既然御虏国策已定,且闯贼已亡,又何妨给这些人一次机会?”
“况且他们在闯贼麾下作战多年,也算是一支难得的精锐,若能为朕和大明所用,也是一件好事!”
朱聿键力排众议,支持何腾蛟将李自成死后的大顺军余部收归南明朝廷麾下,这也成为了大顺军和南明朝廷合作抗击满清的开始。
除此之外,朱聿键还非常关心百姓。
他登基时就颁布了诏令,要严惩吏治,尤其是贪污、虐民两项。
但凡是被弹劾上来,有实际证据的贪官污吏,朱聿键一律将其革职,依照律法惩治。
当时剃发令已经在清廷控制区全面铺开,南明军队进攻清廷控制区时,往往将剃发过后的汉人百姓视作汉奸,大肆劫掠屠戮。
朱聿键得知消息之后特地下旨说:“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诸军将须约束麾下,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善加屠戮。”
最后,就是朱聿键的个人品德。
和弘光皇帝朱由崧、前监国潞王朱常淓以及监国潞王朱以海不同,朱聿键是完全的滴酒不沾,对歌舞、女色也没有什么兴趣。
他生性还非常节俭,在福州王宫之中不许备办金、银、玉等器皿,也不许使用锦绣、绒花、洒线等大明皇族常用的奢侈品,要求将国库的钱用在百姓和军队身上。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都震惊了。
秦始皇嬴政:朕没看错吧?南明竟然有一个这么正常,甚至足以称之为英明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