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每一个人类最大的敌人。
对司马迁来说,能拿到历史上完整版的《史记》,就可以节省非常多的时间。
这是天大的好事!
汉武帝表情突然变得严肃,道:
“从今天开始,朕会派人对你撰写《史记》进行协助,你也可以根据需要调阅你想要的资料。”
“嗯,起居注除外。”
司马迁赶忙点头应是。
起居注是从汉武帝开始进行记载的,并不仅仅是记载汉武帝的日常生活,也包括了对接见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等记录。
汉武帝的初衷是为了给后代皇帝一个参考,让他们看看自己在面临大事的时候是怎么去思考和决断的。
这里面包含了许多汉朝的隐秘和国家利益,是绝对不能泄露出去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起居注的撰写也并不由司马迁这个太史所负责。
顿了顿,汉武帝又开口道:
“今后,你每个月,嗯,每三个月都要把最新的史记编撰成稿送到朕这里,朕要进行审阅。”
必要的审核把关还是得做。
在安排完这一切之后,汉武帝就将司马迁打发走了。
随后,他看了一眼太子刘据。
“据儿,这一次你做得很不错。”
若不是刘据在关键时刻敢于进谏的话,司马迁现在多半已经是亡魂一条。
汉武帝也反思了一下自己。
最近这些年,汉武帝的性格明显暴躁了不少。
或许是真的老了……
这位千古大帝无声叹息,将视线重新转向了金幕。
金幕中,正是刚刚登基,充满了少年激情和热血的他。
太皇太后窦漪房和太后王娡对执政并无兴趣,刘彻刚刚登基,就已经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皇帝的绝大多数权力。
周亚夫死后,汉景帝严厉地打击了一批黄老学派的功臣,这也让刘彻能在刚刚执政后就立刻将东宫时教授自己知识的一批儒生提拔起来。
其中,坚决主张“独尊儒术”的赵绾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年轻的汉武帝在书房中召见了赵绾等新提拔的心腹。
“诸位,关于黄老学派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刘彻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虽以黄老为主,但他作为太子跟随汉景帝耳濡目染之下,对黄老学派并无好感。
在刘彻看来,一个真正的帝王就应该大权在握,控制整个帝国,言出法随!
什么狗屁的垂拱而治,一边玩去。
赵绾显然早有想法,对着汉武帝开口道:
“荀子曾云: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
“当务之急是提拔一批忠于陛下的儒家士人进入朝堂和各地郡县为官。”
“若单单只是从三公九卿着手,底层全是黄老,亦没有太大作用。”
刘彻非常赞同地点头。
黄老学派从大汉开国成为主流,至今已经七十多年。
想要当官,就必须学黄老,不然你就当不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黄老学派从朝廷到基层都有一大批的拥趸。
儒家弟子的确是天下诸子百家之冠不假,但黄老的人数也并不少,位于第二。
而且儒家之中派别众多,有鲁儒(孔子原教旨主义),有孟氏之儒,有荀氏之儒,有公羊派,有谷梁派……等等。
某些儒家派别因为对儒家经典著作的理解不同甚至势同水火,最典型的就是同样研究《春秋》的公羊派和谷梁派。
因为对《春秋》中“微言大义”理解的不同,大汉建国以来,公羊、谷梁两派儒家弟子相互厮杀而导致死亡的案件不下一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