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是大秦就出过好几个被载入史册的太后,比如说被改编为《芈月传》女主的秦昭王嬴稷母亲芈氏,还有秦始皇的生母赵姬赵太后。
这些太后只要活着,就能很大程度左右皇帝的政策,甚至可以凭借太后的身份否决皇帝的政策。
就以秦始皇的生母赵太后来说吧。
养了个面首嫪毐,一度和吕不韦权力平分秋色,共治秦国。
按照古礼,贵族男子二十岁“及冠”,也就是戴上冠冕,宣告成年。
成年了,当然也就能亲政了。
赵太后为了面首嫪毐,硬生生地把秦始皇的成年礼往后拖了两年,直到秦始皇二十二岁,才在诸多大臣的抗议和斗争下允许秦始皇亲政。
甚至,赵太后还默许嫪毐对秦始皇发动兵变。
若嫪毐兵变成功,那么嫪毐和赵太后私通所生的两个儿子中的长子,就会成为下一代秦王!
这位扶苏亲奶奶的人生经历,非常直观地证明了一个太后如果想要使坏,会让国家面临多大的危机。
想到这里,扶苏心中突然一动。
或许父皇之前一直不立皇后,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父皇不想让大秦将来的第二世皇帝也受到太后的掣肘!
扶苏长出一口气,多少有几分幸灾乐祸地看着金幕中的汉景帝。
这位汉景帝,又打算怎么去解决这个事情呢?
诸多大事小情都摆在眼前,刚刚即位的汉景帝雄心勃勃,他决定首先解决最大的矛盾,那便是朝廷和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金幕中出现了两个人。
汉景帝刘启,时年三十三岁。
大汉御史大夫晁错,时年四十五岁。
晁错,法家大能张恢门下弟子。
晁错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早在汉文帝时期就曾经进献过《言兵事疏》,希望能改变汉高祖刘邦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大规模对匈奴发动反攻。
被汉文帝拒绝后,晁错并未丧气,又进《守边劝农疏》,希望能大规模迁移流民前往边塞开垦田地,充实边疆防御。
这一次,汉文帝采纳了。
大量汉朝罪犯、流民、百姓被有计划地迁移到了汉匈边境,极大地增强了汉朝边境的防御力量,减轻了匈奴人南下骚扰的力度和损失。
晁错的这份《守边劝农疏》,在后世被曹操发扬光大,不但边境如此,中原核心地带也是如此。
这就是“屯田”。
见识到晁错的能力后,汉文帝命晁错前往齐国,在当时儒家领袖伏生门下受教,得授《尚书》。
从齐国得授《尚书》归来后,汉文帝将晁错任命为太子家令,教导和辅佐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
这是精通帝王制衡权术的汉文帝留下的一个伏笔。
这个伏笔是为了解决另外一个汉朝内部对皇帝构成巨大挑战,和诸侯王并列的庞大势力。
功臣集团。
黄老学派的帝王垂拱,无为而治,对相权为代表的臣权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但权力就那么多,相权强了,君权就弱了。
汉文帝并未选择直接打压黄老学派。
当时的黄老学派实在是太强了!
萧何、曹参、陈平、周勃……
一个个西汉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功臣,全是黄老学派的领袖。
可以这么说,黄老学派就等于功臣集团。
汉文帝本人也是被功臣集团力推上位,他也没有傻到去和自己最大的支持者们作对,这不是自毁长城嘛。
晁错,就是汉文帝留给汉景帝的破局之人。
无论儒家还是法家,当时都无法和一家独大的黄老学派抗衡。
那就——儒法合流!
晁错身为法家领袖张恢弟子,又得儒家领袖伏生授《尚书》,还是太子刘启的头号智囊,在即位后被升到御史大夫。
汉初是三公九卿辅助皇帝治国,“三公”中丞相毫无悬念是老大,太尉则主管兵权,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晁错利用御史大夫本身的职权,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功臣集团的臣子们进行弹劾、打压。
他是汉文帝留给汉景帝最锋利的一把刀,用来肢解功臣集团的利刃。
精明的汉文帝在这里,还给汉景帝刘启留了一条退路。
晁错代表儒、法两家去和黄老学派背后的功臣集团抗衡,就不需要身为皇帝的刘启去冲锋陷阵了。
皇帝亲自冲锋陷阵的后果是很危险的,一旦失败,必然被废。
反之,用晁错去冲锋陷阵,就算事情出了波折,汉景帝也能把晁错丢出来背锅,和功臣集团认错达成和解。
这里还有一个点。
汉文帝的正妻窦漪房,本身也是力挺黄老学派的。
为什么亲娘不挺儿子的儒法合流,而是去站黄老学派呢?
一旦儒法两家挑战失败,窦漪房就能以黄老学派支持者的身份站出来召集众人,训斥一番皇帝刘启,让刘启“重归黄老正道”。
功臣集团一看,老太后是我们自己人,陛下也知错就改了,算了算了,给个面子,大家无事发生。
可以说,在身后给儿子刘启的布局上,汉文帝刘恒做到了极致。
既有晁错这种身兼两家,才能出众的大臣冲锋陷阵。
还有太后窦漪房作为失败时至少能保住皇位的退路。
这些安排,汉景帝刘启自然心知肚明。
但雄心勃勃的他,并不觉得自己会失败。
他觉得,父皇多虑了!
于是,这位即将进入执政第三年,自认为皇位巩固,再无后顾之忧的盛年皇帝,迫不及待地开口了。
“晁卿,你说朕直接把所有诸侯国封地全部废除并收归朝廷,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