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听我给你吹……解释大明的隐患!
当年汉朝高祖刘邦,都是一个亭长,大小也算一个官员。
但朱元璋年幼时就已经饥不饱腹,四处流浪,父母死时连棺材都没有。
中原大地虽然王朝不停地更替,但内耗太久,就算有盛世,也宛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打回原形。
宋隐的话打开了朱元璋的眼界,意识到尤其重要的事情。
“以你的财力和兵力,攻占海外一个小国,15年时间,足够你壮大,那时你再杀回来,简直易如反掌。”“那时候就不是造反了,而是攻陷!有了好的经济,通过侵略、战争,来奴隶那些国家,这是最快速的方法。”
宋隐话毕,朱元璋深深地吸了口气。
有句老话叫做以战养战,宋隐的法子却是通过战争开拓疆土,通过侵略发展壮大。
朱元璋根本想不到海外的情况如此阴毒。
不同地方的种族通过侵略他国来壮大自身,简直就是卑鄙无耻,却又是最好的办法。
资源向来都是通过掠夺而来。
“当然,中原人一向有着优良的美德,就看你能不能狠下这个心了!”
“但是去海外发展,你就不必提心吊胆的遮掩,比较起来自然海外更合适。”
宋隐的法子简单直接却又更有效。
战争的缘由有很多,但发动战争从来不需要理由。
一点小事都能成为发动战争的导火索,身经百战的朱元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宋隐的方法确实可以做到,那这么说来,真有可能有人造大明的反?
朱元璋还考虑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海外如此残酷的竞争,有一天会不会打大明的主意?
那时候,咱大明挡得住吗?
身为皇帝,朱元璋考虑的更加长远,只不过大明当前的局势制约了他而已。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现在大明的皇子,尤其是太子都很厉害,哪怕15年后,皇帝老了,也有人继位。”
“那时未必有胜算。”
朱元璋不相信自己的大明那么容易被推翻,更不相信大明会被外敌攻占,只要他儿子健在,大明江山就不会倒。宋隐呵呵一笑,“只要不是当今圣上,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话朱元璋听了龙颜大悦。
这么说来,就算按着宋隐的法子去做,也照不了大明的反。
虽然他说的有理有据,朱元璋很确定,能造大明反的人还没出生。
可是还没有等朱元璋高兴,宋隐又继续,“就算没有人造反,大明亡国也是迟早的事情。”
朱元璋听到这话,当即傻眼。
什么意思,你竟然说大明要亡国?
这王八蛋,将自己当猴耍了。
自己历经生死打下的江山,他居然说要亡国?
有这样的人吗?
“那你说,大明是怎么亡国的?”朱元璋追问,语气中透着一股威严。
见朱元璋这架势,宋隐愣了愣,“朱老爷子,为何每次说到大明,你都如此激动?”
“你别急哈,你听我给你吹……哦,不,听我解释啊!”
“现在的大明当然不错,但皇上弄出的潘王制度有很大的隐患。”
“藩王就藩,藩地上的一切,包括百姓都受他们控制。”
“他们想做什么?朝廷根本控制不住。”
“皇上也控制不了他们。”
宋隐的话直奔要害!
给藩王封地,是希望藩王能够为国效力,帮自己守护住大明。
还真没考虑这点,若是藩王有异心不断拓展势力,从而造反。“还有洪武八年时,朝廷发行大明宝钞,这样做虽然有益处,却也有极大的隐患。”
“主要是方式没用对,商人交易起来是方便了,但是却造成了百姓的麻烦。”
“过量发行大明宝钞,造价虽高,但是却会出现贬值情况。”
“一旦货币贬值,货币将不再是钱,金融崩盘,百姓必定深受其害。”
朱元璋被宋隐的这些话惊得目瞪口呆。
藩王制度有隐患,他承认。
却不信大明宝钞会出事。
大明宝钞的发行,是朱元璋为了明朝统一,从而统一了货币,也是为了方便百姓。
这怎么可能会出事?
再说了,若有隐患,把控住隐患不就行了?
“大明宝钞使用如此方便,绝对不会出问题。”
朱元璋当即否认。
宋隐听了这话,却连连冷哼。
“当真吗?”
“不如我给你举个例子。”
“就说琉璃生意,琉璃虽然工序繁琐些,但却是沙子做的,成本很低,如果我只愿意出三文钱,你这生意还能做的下去吗?”
“如果再大量生产琉璃,不但做不下去,甚至都没有人会买,跟废品有什么区别?”
闻言,朱元璋心脏一阵紧缩。
琉璃是沙子做的?!
朱元璋记得,自己看到琉璃时,无论是质地还是工艺,以及那浑然一体的贵气,根本不敢想这是沙子做的!
而且更荒诞的是,沙子做的琉璃竟然卖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高价。
宋隐真是名副其实的贪官!
自己被他贪了多少银子呀?
直到今日咱才知道真相,他竟然把一把沙子卖出了几十万的高价!
这利润高的离谱。
而且锦衣卫还说,琉璃在海外卖的价格还要更高。
朱元璋无比的震惊。
照这么说,银子岂不作废了?
商人用血汗赚回来的银子没有了,百姓又能好到哪里去?
等到货币贬值,百姓需要生活,商人也需要利润,但一切都全部破灭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肯定出现各种造反暴乱,发起战争。
那时好不容易才统一的大明,又陷入战火当中。
朱元璋心有余悸时,宋隐声音再次响起。
“总之,继续大量发行大明宝钞,大明经济体系肯定会崩盘。”
“一个王朝的经济体系崩溃了,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的影响都会极大,从而怨气冲天。”
“如此下去,你觉得大明不会亡国吗?”
宋隐这番话让朱元璋当场沉默不语。
这些话太惊天骇俗,朱元璋闻所未闻。
就是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些智囊军师,都从未跟朱元璋说过这种言论。
一个大明宝钞就能牵扯到亡国这么骇人的结果。
宋隐的想法令人细思极恐。
但朱元璋心里却不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