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666章 神话(农家 上)
    中午,阳光透过雕梁画栋的窗棂,洒下一片明媚光辉。

    “久仰许公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许公如此简谱,真是令在下汗颜啊。来…请上座!”

    易华伟引领许辛来到主位,热情地招呼他和弟子们入坐。

    到咸阳已有一段时日,各学派的士人他也见过许多。诸子百家虽未有大富大贵者,但在打扮上却绝不含糊,无不戴冠佩剑,仪表整洁。

    但今日,许辛带来的农家弟子却格外特殊。众人都身着粗麻短衣,那布料朴实无华。脚下是齐楚农夫常见的草履,简单而实用。

    据说农家子弟身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用自己亲手种出的粮食所换。这些弟子才三十余岁的年纪,看着却好似四五十的人,岁月的痕迹早早地刻在了脸上,手上老茧纵横,面容黑中透红,笑起来时,露出一口白牙,格外醒目。

    许辛,许行之孙,当今农家巨子。虽衣着朴素,却自有一股沉稳之气,与易华伟聊天时并没有那几个弟子的局促感。

    易华伟倒是对许辛及其弟子刮目相看,这些人,算是最早的理想主义者吧。

    农家在诸子百家中堪称异类。

    他们与墨者有几分相似之处,生活极为简朴,身着普通的粗布衣衫。虽大力倡导耕桑之事,却无属于自己的一寸土地,过着周游列国的生活。亦不像儒生那般追逐高官厚禄,只期望能得百亩土地、数亩房宅,定居下来,引领当地百姓潜心钻研耕作技术。

    他们祖述神农氏,传承后稷之事业,讲究播撒百谷,力劝耕桑,旨在满足百姓的衣食之需。五谷丰足,则百姓富足;百姓富足,则天下富足,是他们始终坚守如一的理念。

    农家学派的起源可追溯到早期官方对农业知识的整理与研究。

    在春秋战国之前,农业生产经验主要通过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农谚”来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官方开始派遣专门的“农官”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农业理论,这为农家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教育垄断被打破,学术思想开始活跃。各学派都重视农业在封建政权中的地位,对农业的理论研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农业生产的关注,这为农家学派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土壤。

    农家发展到许行这一代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学派。许行是第一个留下姓名的农家代表人物,与孟子处于同一时代。他带领着数十名门徒,从楚国前往滕地讲学,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要求人们重视农业生产,并且全民参与劳动,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之间维持公平价格。其弟子陈相原本是儒家弟子,后被许行的学说折服转而学习农家学说,这使得农家学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农家学派形成后,曾积极参与到百家争鸣之中。许行的弟子陈相与孟子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辩论,虽然陈相最终落败,但这宣示着农家作为一个学派正式加入到百家争鸣的行列。

    许行的主要思想是贤者应该与民同耕而食,饔飨而治,也就是君民并耕。他认为统治者也应参与农业生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百姓的疾苦,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这一主张打破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强调了劳动的平等性。

    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也就是‘市贾不二’,这一价格论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对商人利用市场高利盘剥的不满,希望建立一个公平的经济秩序。

    孟子则指出,社会中存在“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分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这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形成的合理分工,统治者承担着治理国家的重任,不可能同时兼顾农耕等体力劳动。如果要求贤者与百姓一样去种地,那就是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会使社会无法有效运转。

    孟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既擅长治理国家又精通农业生产。而且,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让擅长治理的人去种地,不仅会浪费他们的才能,也无法保证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农家学派的“并耕而食”理论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而农家学派倡导商品不论质量、工艺等差异,只要数量或重量相同,价格就应相同,即“市贾不二”。孟子则反驳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意思是物品千差万别是观事实,不同的物品在价值上有很大差异,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如果强行将它们同等定价,就是扰乱天下的经济秩序。

    按照农家的这种观点,会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果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价格一样,那么生产者就没有动力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这将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水平下降,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只能说,农家子弟太过理想化。

    出发点是好的,但有些不切实际。

    因此,无论是君王,还是官吏、商贾都对农家思想敬而远之。

    那些年,诸侯之间合纵连横,反复无常,朝秦暮楚,使得东方大地混乱不堪。宋国一举灭了滕国,然而随后宋国也被齐国所亡。齐国更是遭遇了五国伐齐之祸,差点就此覆灭,处处皆是战火纷飞,的确并非农家发展生产力的大好时机。

    农家众人就这样在颠沛流离中,中衰了漫长的岁月。直至许行的孙子这一代,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秦相吕不韦欲效仿战国四大公子纳士养,特意点名邀请农家入秦!

    秦国百姓质朴,官府也极为出色,从底层小吏到丞相,官府运作的核心理念竟然是:切勿耽误百姓耕作!

    一切有可能影响农业的事物,诸如游士、商贾等,都被打压禁止。为了鼓励生产,秦国上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农家周行天下,苦苦寻觅了数十年,不正是想找到这样一个重视农业的政府么。

    秦政与农家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农家便全心全意在秦国留了下来。许辛也颇得吕不韦赏识,根据农家多年来总结的经验,为《吕氏春秋》贡献了《上农》、《任地》、《辩土》、《审时》以及《十二纪》等几篇文章………

    “请坐!不用气!”

    许辛等人在易华伟的热情邀请下,套了一番后,缓缓围坐在桌前。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落在桌上那几样新奇的食物上时,心中不禁涌起疑惑。

    作为农家子弟,多年来致力于耕桑之事,见过的农作物不计其数,可眼前的这些食物,他们却完全看不出是由什么制成。既不似熟悉的五谷,又有着不同于寻常之物的独特模样。

    许辛微微皱起眉头,身旁的弟子们也面面相觑,皆不知所以。易华伟看着众人讶异的眼神,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伸手道:“诸位,此乃土豆、番薯所制。这两种皆是新引进的作物,不妨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许辛眉头一皱,疑惑道:“土豆?红薯?玉米?”

    易华伟作了个请的手势:“不错,这些都是在下从西域寻来的作物,虽说罕见,但产量喜人,诸位放开了吃,不够还有。”

    今天这顿饭易华伟全是用土豆、红薯跟玉米所制。

    一份土豆泥。将土豆煮熟后,去皮用木杵捣碎成泥状。加入少量的盐和野菜碎进行调味,口感绵软,带有淡淡的咸味和野菜的清香。当然,易华伟条件好一点,加了些羊油,淋在土豆泥上,增加了土豆泥的滑润口感和香味。

    一份烤土豆,就是把土豆直接放在炭火上烤制。烤至外皮微焦,内部熟透。烤好的土豆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张乐辉还搭配几碟醋、盐、蒜末等调制的简单酱料,增添风味。

    一份土豆野菜汤,就是将土豆切成小块,与采集来的野菜一起放入锅中煮成汤。加入少量的盐调味,汤味清淡,土豆的淀粉使得汤有一定的浓稠度,野菜则为汤增添了一份自然的鲜味。

    还有用蜂蜜淋过的蒸番薯,以及烤得金黄的番薯饼,还有加了红枣桂圆的番薯粥。

    当然,少不了烤玉米、玉米炖排骨。

    许辛率先舀了一勺土豆泥,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土豆泥入口软糯,带着一种独特的口感和味道,一口下肚,不由颔首道:“善!”

    其他弟子们也纷纷拿起食物品尝起来。

    “这食物味道奇特,口感丰富。”

    “是啊,从未尝过如此味道的食物,实在是让人好奇。”

    众人不由齐齐看向易华伟。

    许辛心头一动,看向易华伟道:“赵大人说…产量喜人?”

    “不错,此物名曰‘番薯’…”

    易华伟笑了笑,拿起手里的番薯饼道:“其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发芽生长。而且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是肥沃的土地还是较为贫瘠的土壤,它都能扎根生长。在正常的种植条件下,产量极高。一亩地所产的番薯,可达数千斤之多。它不仅可以作为主食,还能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储存也较为方便。”

    “啊!?”

    “不可能?!”

    许辛等人面面相觑,几名弟子更是不敢置信,要知道,秦朝时期一亩地的粮食产量大约在100斤到250斤之间。

    具体来说: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粮食产量较低,大约每亩只有100多斤。商鞅变法后,为了鼓励生产,秦国政府提高了粮食产量,有的土地甚至达到了一亩250斤的产量。

    而到了蔡泽时期,都江堰的建成使得巴蜀两地(今成都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增,有的土地甚至达到了亩产317斤的记录,但这是最高纪录,平均下来每亩地有两百斤就算不错了。

    而现在…易华伟居然说这种叫‘番薯的作物每亩能产数千斤??

    在他们的认知中,从未听说过有如此高产的作物。一位弟子忍不住开口道:“赵大人,这番薯真有如此高的产量?莫不是夸大其词了吧?”

    看着许辛几人质疑的眼神,易华伟笑了笑,指了指烤玉米继续道:“此物名曰‘玉米’,它喜欢温暖的气候,但在较为凉爽的地区也能生长。玉米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几个月就能收获。其产量同样可观,一亩地的玉米产量可达到上千斤。”

    顿了顿,端起一碗土豆野菜汤道:“土豆的生长环境较为广泛,它耐寒、耐旱,即使在较为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长。土豆的产量也不低,一亩地可产数千斤。不仅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用来制作各种菜肴……”

    许辛等人听着易华伟的介绍,脸上那抹怀疑之色始终未能全然消散。一位弟子紧紧皱着眉头,缓缓说道:“赵大人,此等产量着实让人难以轻信。若真有这般高产的作物,那天下百姓岂不是再无饥馑之忧患?”

    易华伟淡然一笑,回应道:“诸位有所疑虑实属正常,毕竟这些作物你们此前从未得见。不过,我所言确确实实,毫无虚假。而且,我这院子里就种有这三样作物。一会儿吃完饭后,我可以带你们去田间亲自查看这些作物的生长状况。”

    “果真如此?”众人皆露出惊讶之色。

    许辛努力压下心中的惊骇,沉思片刻后问道:“若这些作物真如赵大人所言,那的确是天下之福泽。只是不知这些作物的种植之法是否复杂难行?”

    易华伟放下手中的番薯饼,耐心解释道:“这些作物的种植之法并不繁琐复杂。番薯可以通过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只需将番薯藤剪成小段,插入土中,便能生根发芽。玉米和土豆则可以通过种子播种,只要确保土壤适宜、水分充足,它们便能够茁壮成长。”

    许辛微微点头,接着又问道:“那这些作物在不同的地区都能够生长吗?”

    易华伟认真回答道:“番薯、玉米和土豆的适应性都极为强大。番薯耐旱、耐贫瘠,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都能扎根生长;玉米虽喜欢温暖气候,但在较为凉爽的地区也能够种植;土豆耐寒、耐旱,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存活。所以,这些作物在不同的地区都有种植的可能性。”

    “还请赵大人带我等一观!”

    许辛听完易华伟的介绍,此时哪还有心思继续吃东西,当即离席而起,朝着易华伟深深长揖下去。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期待,仿佛看到了改变天下百姓命运的希望之光。

    身旁的弟子们也纷纷露出渴望的神情,他们迫切地想要亲眼见证这些神奇作物的生长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