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娶妻陈雪茹 > 第41章 即将开始
    14

    尽管初次拜师学艺,但她明白自己有幸遇到像李建国这样全身心关心她发展的师父,她完全相信他会做出对她有益的事。

    因为在机修厂时,离家已经够远,再远一些其实也没什么大碍,或许还能借此机会在厂里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若有机会转成炼钢厂户口,就等同于成为城市户口的一员。

    电影放映结束后,许富贵从大礼堂出来,途经一车间,瞥见李建国他们交谈便悄然避到一旁。

    距上一次和李建国的对话,几乎已有两周。

    实际上许富贵并没有放弃先前考虑的想法,但目睹此刻情景,他的念头又起了些波动。

    “看样子,李建国还真是手腕不凡,成功将贾家新媳妇和那名年轻医生安来,再加上阎解成,算一共有三位吧。”

    “如果能让茂子拜他为师,哪怕不能进入粮站,只要他在乡村找份工作混日子,未来要调回炼钢厂也不是难事。”

    许富贵快速盘算一番,只要儿子许大茂能在他乡寻得工作,再通过李建国的力量调回炼钢厂,并寻找转正机会,虽然过程会稍微冗长,却也算是谋取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便让儿子受苦些,也胜过他整日无所事事。

    想明白这一切,许富贵当即向宣传部请了假回家。

    他回到四合院后,喝了一口水以定心神,随后看向许大茂说:

    “大茂,听我的,去拜李建国为师比较好。”

    对此,许大茂有些惊疑:“爸,但李建国是要我去农村,还不确定能否进粮站,假如无法回去,那不就成了白辛苦一场了?”

    于是许富贵把自己观察到的场景向大茂解释,许大茂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图。

    “所以你的意思是让我暂时下到农村找份活干,然后再找机会调到炼钢厂,最后争取转正当正式员工,是吧?”

    许富贵赞赏道:“真是我许富贵的好儿,小小年纪就这么聪明伶俐。”

    “没错,那个粮站可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的,能争取到在轧钢厂转成正式员工就很不错了。”

    “等那时你也就十八,有个稳定工作,老爸再帮你物色个好的伴侣,以后的生活依然可以过得红红火火。”

    孙喜凤赞同道:“咱们家大茂模样出众,如果能进轧钢厂,那不知有多少女孩会为之倾倒。

    带回一个工人当妻子,咱们俩老下半辈子就能享福有你庇护。”

    听着父母的话,许大茂心生热切。

    “爸、妈,不如我去试试?”

    许富贵一脸认真地说:“光试一试可是不够的,你需要那份坚韧的决心。”

    孙喜凤也循循善诱,”大茂,这些年你还未真正吃苦。

    刚下农村,开始肯定有些不适应,不过想想能凭努力换来工作,你要坚守呀。”

    许大茂狠劲点了点头:“爸、妈,我知道了,我保证一年内坚定执行下去。”

    “好孩子,今晚上我就带你去找李建国师傅,让他收你入门徒。”

    眼看已近下班时刻,李建国示意贾东旭等四位年轻人先回到四合院去,

    而他则载上何大清来到东单市场。

    何大清首次骑上侉子,满心欢悦,”李师傅,还是这侉子坐着舒适,平时我去买菜都要蹬那食堂的平板车,根本不能比啊。”

    李建国笑着说:“理所当然的,一分价格一分货,猪肉难道能与大白菜相同质量?”

    何大清摸了摸脑袋琢磨,的确不无道理。

    购完蔬果,两人回到四合院。

    今天梁拉娣正式在此居住。

    李建国打算借此时机,小小庆祝一番,并借此机会介绍丁秋楠给大家认识。

    买回菜回家时,阎埠贵夫妇和刘海中夫妻已在中院守候。

    刘海中与阎埠贵帮着搬卸食材,并交给各自的夫人清洗。

    此时,何大清穿起围裙准备劈柴,傻柱在旁协助操作。

    因回家晚了,大家都忙碌着准备晚宴,否则恐怕天擦黑才有的晚饭可吃。

    原本秦淮茹也要出力,却被梁拉娣和王春梅拦下了。

    梁拉娣说道:“师娘,您歇着,这里由我们来做就行。”

    王春梅也补充:“淮茹你就不用辛苦,这点事情,我和梁嫂两人就妥妥的。”

    秦淮茹思考一番说:“好吧,我去准备餐桌。”

    各人都按分配的角色做事,只有三位大爷端坐一旁,品茶谈笑。

    他们并无炫耀之意,事实上,当时社会风气使然,煮饭这类事务,除了主厨大多都是妇女们负责。

    三人品茶聊天间,许富贵携许大茂过来打招呼。

    “李师傅、刘师傅、阎师傅,今日有何庆祝?要开两桌宴席吗?”

    见到何大清正忙活,且几位长辈似乎在静候佳音,许富贵立即明白事出有因。

    与许富贵相邻而居的刘海中淡淡回应道:“是,如今贾家的新媳妇和李师傅的那个女徒弟调来了咱们工厂,他是请我们在场的几位一起吃饭,顺便让她们互相熟络熟悉。”

    李建国谦和邀请:“老许您也在啊,要不要一起共饮呢?”

    许富贵明白,李建国不过是套,院子人多眼杂,并不是忽视了自己的存在。

    但他并不认为自己适合参与这三个大户人家居家的聚会。

    许富贵赔笑着拒绝:“不必了,我回来得很早,已经用餐过。”接着,他对李建国挥手:“老李,你可以过来一下,我有一件事想找你聊聊。”

    在一旁的阎埠贵满是好奇心,询问道:“老许,有什么不方便说的事情吗?我们在场,有什么话尽管说呀。”

    许富贵不悦地说:“是些私事,用不着多问。”看到许大茂被带过来,李建国心中已有所推测他有何打算,可是这些日子都过去了,许富贵为何迟迟没有下决定?

    这件事该不会跟最近丁秋楠和梁拉娣的人事调动有关吧?

    李建国心中思索,随后跟随许富贵来到庭院后部。

    许富贵与许大茂默契地点点头,转身面向李建国:

    “老李,上次你提到的那个事情,我和大茂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我们对你完全信任,哪怕是让你的弟弟大茂到乡下去工作,我们也愿意接受。

    你说现在就让他拜入你门下怎么样?”

    李建国并不立刻作答,反问了一句:“老许,学艺之事可容不得闹着玩,你们再好好想想,别一时冲动拜师,结果做不到所托之事,反而白白耗费光阴。”

    “放心,我和大茂已商量过了,他对此充满信心,能完成你的任务。”

    许大茂补充说:“叔叔,我已经准备好了,哪怕下田务农,我也会尽全力完成。”闻言,李建国满意道:

    “好的,既然你决心明确,那我就收你为徒。”

    随着话落,许大茂啪地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高声承诺:“师傅在上,许大茂必将永远尊从您的指令。”

    这段拜师词显得很符合当时的习俗。

    李建国微笑着赞同:“好,从今往后你就算是我的徒弟了。

    不如我们就先一同用餐,让你见见你的师姐,并且称呼一声师兄。”

    对许富贵,他又笑道:“老许你也别拘束,大茂如今成了我的徒儿,我们的关系也随之升级。

    今后在庭院内外,我们都要互帮互助才是。”

    “那当然,后定会多多依靠你的照应,至于大茂,就拜托你多多关照了。”许富贵满脸笑意。

    三人一起回到中庭。

    还没等到别人询问,李建国便开口告诉他们:“老刘、老阎,今天的我多了个徒弟,算上大茂,就是第五个徒弟了。”

    阎埠贵略显讽刺:“原来是这么回事!老许,你藏得挺深的嘛,看你的小聪明。”刘海中的表现则更为谦恭,向李建国抱拳道:

    “老李,恭贺你的新收之徒,许大茂有这样的导师,未来必有所成就。”

    正在准备菜肴的何大清对这种随便拜师行为颇有怨言:“老李,你怎么可以随随便便收徒呢?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这话意思是人的出身很重要。

    你觉得那个许富贵这样的人品,值得把他的孩子也带入门下?不怕他将来出尔反尔吗?”

    李建国暗道这并非不可能,但招收徒弟并非为了终生效忠,更多是为了那可观的经验收益。

    虽然许大茂品行有问题,但他脑袋灵光且人情练达。

    放到乡村里,相信他也能过得不错。

    如果换成别人,反倒是让人不太安心。

    更何况许大茂尚未完全败坏,环境可以改变人,也许在自己的引导下,他会变得更好。

    “大清,你说的话稍显武断了。

    咱们一代人的交情不能株连孩子,我对大茂有着信心,相信他的未来能够崭露头角。”

    说完,李建国拍了拍许大茂的肩膀,给予鼓励和支持。

    此刻,一直在旁边的贾东旭也欣喜地祝贺说:“师傅,恭喜你又收入一位师弟。

    大茂,从此之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任何事不必气,直接来找你的大师兄我就好。”

    许大茂连忙低头致意:“大师兄好。”

    李建国指了指丁秋楠和阎解成:“对了,解成你应该认得,这是你的师姐丁秋楠。”

    “二师兄,师姐好。”许大茂接着鞠躬表示敬意。

    傻柱在一旁狡猾地笑道:“还有我,许大茂,我是你的三师兄。”

    两人从小就不太对劲,互相较劲是常事。

    如今换了位置,傻柱内心自然有了一些小小的满足感。

    许大茂见到傻柱有些反感,但考虑到李建国还在边上,只好低头打招呼:“三师兄好。”

    傻柱得意地笑着,却突然被何大清拍了下脑勺,并狠狠骂了一句:“看你那个自以为是的样子,赶紧去把肉切好,我等着做晚饭呢。”

    “嗯。”

    许大茂一副无辜的样子让周围的大人们纷纷笑出声。

    一眨眼到了周末,星期六李建国结束工作回家,他从衣柜中取出一叠钞票仔细地清点起来。

    秦淮茹在旁询问:“建国,你在数这些做什么?”

    他答道:“明天去乡下要用。”

    秦淮茹疑惑:“丁工和梁工不是都调到钢厂了吗?还需要下乡吗?”

    “不,不是去找他们,我要带大茂去农村学习如何种植粮食。

    我想让他专攻农业领域,未来如果能进入粮食站或农业部门,对我们的口粮是有益处的。”事实上,李建国凭自身的实力和财富,无需过于担忧食物问题,但他认为这个系统不能闲置不用,要发挥其最大价值,那就是解决人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星期一大清早,李建国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许大茂来到徐家疃。

    徐二叔正在田里劳作,远远看见一辆摩托过来,不由得嘀咕:“这家伙看着好眼熟,会不会是李师傅来了呢?”

    他的侄子徐建军闻言,顿时眼睛一亮,说道:“真有可能是李师傅。”

    兄弟俩丢下手头农具,飞快跑到田头去确认。

    这时,刚好李建国停了车想问路,看到前方有人挥手叫他,他把车靠近,笑着说:“二叔,建军,咱们又见面了。”

    徐二叔憨厚一笑:“是李师傅啊!你看,我们的农作物生长得很旺,多亏了你前阵子浇的那次水。”

    李建国下车,许大茂也随后跳出车外。

    接着李建国指向田野问道:“大茂,这里的东西你认识多少?”

    许大茂摇摇头:“只知道小麦和玉米。”

    徐家疃的主要农作物是地瓜,因其高产,种植更多的是为了缴纳公粮,所以许大茂作为城里的孩子,不认识地瓜藤也不算异常。

    李建国对徐二叔说明:“二叔,这次过来是需要你的帮忙。

    这是我的徒弟许大茂,他在城市长大很聪明。

    我想带他下农村体验些与庄稼相关的事情,既是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对他的一种锻炼。”

    徐二叔道:“李师傅,这点小事对我徐二来说简直是举手之劳,只是农活既脏又苦,恐怕小许做不来。”李建国回应:“不用担心,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多锻炼几次就会习惯了,这就是磨炼嘛。”

    徐二叔笑道爽朗:“行,既然你有这个心意,那就让小许在我家落脚吧,正好我家也没有继承人。”他的情况类似易钟海,膝下无子,便把徐建军当做义子赡养。

    他们一家本来只有三个人,多一个吃饭的碗和筷子也不在话下。

    于是李建国感激道:“那就多谢二叔了,大茂,还不赶快叫声二爷?”许大茂懂得世故,马上恭敬道:“二爷爷好。”

    徐二叔开心地眉眼含笑,他能有个城里的临时孙子让他倍感自豪,尽管是暂时的。

    接着邀请李建国回家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