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逾白神情颇为倨傲:“知州乃是朝廷命官,还有谁人敢对他动手不成?这盘口分明就是送银子给我等。”

    那最先说话的汉子嗤笑一声:“死在任上的朝廷命官还少吗?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谅你什么也不懂,劝你还是莫要胡乱说话,小心祸从口出。”

    “赌场敢开这个赔率,自不会是送钱给你。”

    沈逾白眸光微闪,看来通城这地界死的知州不少。

    也难怪那孙同知等人都不将知州放在眼里。

    沈逾白却坚持:“我今儿就赌新任知州能升。”

    众人却如看傻子一般看他。

    沈逾白不理众人的神情,领着两个护卫离开。

    半路,郑甲压低声音道:“大人,有人跟上了。”

    沈逾白却继续踱步:“让他们跟。”

    待三人回到栈,郑甲郑乙却连换班睡觉都不敢,两人始终守在门口。

    沈逾白倒是一觉到天亮,第二日就回了通城。

    待他升了堂,见过一众官吏,便是正式上任。

    升堂时发觉那些官吏个个无精打采,连行礼都是敷衍,对新上任的知州并无半点敬意。

    沈逾白这几日受到这样的冷待已经太多,并不在意,而是问唯一对他敬重有加的孙同知:“州衙各文书可在?”

    孙同知恭敬道:“下官已准备妥当,随时等知州大人翻阅。”

    从这一日起,沈逾白就看起通城的各项文书。

    通城乃是个沿海州,面积极大,有四万多户,人口超十万,乃是真正的大州。

    因临海,每年必要遭受台风肆虐,导致年年需朝廷救灾,更莫提收税粮之事。

    一旦台风袭来,必要死些人,历任知州因此丧命者不计其数。

    而能熬过三年者极少,多半是升迁走人。

    如此苦寒,又离京城极远,自是没有人愿意来。

    沈逾白不禁有些敬佩李庆芳。

    若他死在任上,朝廷多半也会按照惯例处理,并不会为他查看究竟是为何丧命。

    天元帝也该知道此地如何凶险,却还是将他派来,怕是对他所说之改革法疑虑极深。

    既然已经来了此处,想这些已是无用。

    文书一看就是十来天,孙同知却一如既往每日来禀告州衙各项事宜,请沈逾白做裁决。

    在一众不拿知州当回事的属官中,这位处处以沈知州为先的孙同知便显得格外让人亲近。

    沈逾白对他很温和:“我上任已近半个月,还未体察民情,明日我便下乡去看看。”

    孙同知脸上微变:“乡下百姓粗鄙,条件艰苦,大人实在不必受那等苦。”

    沈逾白大袖一挥:“我乃一州父母官,若不体察民情,如何对得起圣人教诲,又如何对得起君父予以之重任?你不必劝了,明日本官必要下乡!”

    待孙同知离开,周显便跟了上去。

    孙同知出了州衙,疾步前往一处府邸前,与门房说了句什么,不用通报就从角门进去。

    周显抬眼看去,那府邸门口巍峨耸立,朱漆大门外是极高的门槛,门口的两尊石狮子比成人男子还高。

    光看大门,这府邸就比州衙气派许多。

    孙同知被引到一处茶室,茶香袅袅,只余棋盘落子声。

    孙同知垂手恭敬立于一旁,并不敢出声打搅。

    男子捻起一枚棋子,置于棋盘之上:“那位新任知州可是有何动静了?”

    孙同知恭敬道:“他看了十来天文书,明日想下乡体察民情,冯老,您看这如何是好?”

    冯知章眉毛极长,盖住一半眼皮,眉眼极锐利:“既然他自找苦吃,那就好好让他吃一番苦头。”

    与之对弈的红面男子却道:“听闻这位新任知州乃是我朝第一个六元及第,怕是不能贸然出手。”

    “六元及第又如何,得罪了当朝宰辅,被外派至此,此生已无望。”

    “总归还是许多文人记得他。”

    红面男子笑道。

    冯知章目光盯着棋盘,良久才再次落下一子:“那就要看他懂不懂事了。”

    棋子在棋盘上重重一击,声音极大。

    红面男子脸上闪过一抹阴狠:“此事我来安排,明日就要给我们这位知州大人好好开开眼界。”

    冯知章笑道:“昌益兄若能办成此事,往后我们也不用再冒险。一个注定无法升迁的知州,才能让我等安枕无忧。”

    唐昌益道:“正是如此。”

    三言两语间,一名五品知州的未来就被安排好了。

    侍立在一旁的孙同知谄媚笑着。

    第二日天晴气爽,孙同知带着四名衙役护送沈逾白去了临海一个镇。

    沿路遇到的镇上百姓多穿着破旧,男女老少皆干瘦,路边一排排的房屋低矮残破,可见实在穷苦。

    一行人在镇长家落脚。

    镇长小心翼翼地端出十碗糙米粥,外加一盘鱼汤。

    孙同知恼怒:“你竟只给知州大人喝粥,连碗饭都未准备!”

    镇长被吓得立刻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大人,这些已是小的能拿出的最好粮食了!”

    孙同知一拍桌子,怒道:“今年朝廷发了救济粮,你家怎会没粮?本官看你分明是故意为之!”

    镇长抖如筛糠,连连磕头求饶。

    一个青壮男子端着碗冲出来,大声道:“大人,您瞧瞧我们吃的是什么!”

    说着就将手里的碗递到众人面前,那碗里可说是一碗水,并未看到几粒米。

    与之相比,镇长端上来的粥很是粘稠。

    孙同知还想呵斥,却被沈逾白制止。

    沈逾白将镇长扶起来,问道:“你们将粮食给我们吃了,往后你们一家人吃什么?”

    镇长不敢置信地抬头看沈逾白,心中一热,便道:“家中男子可去找短工,结算的工钱买粮食勉强够一家用。”

    孙同知给了镇长一个警告的眼神,镇长一惊,立刻闭嘴。

    沈逾白瞥了孙同知一眼,并不再问,只是如常喝完那碗粥,随孙同知离开。

    待人离开,镇长儿子担忧道:“爹,咱家留着过年的粮食都被吃光了,今年怎么熬?”

    镇长深深叹口气,道:“知州大人落脚咱们家,若不招待,他怪罪下来我们一家更难。明日我与你们一同出去跑一趟,总要赚够过年的粮食。”

    镇长儿子急道:“爹年纪大了,怎么还能去外面奔波?万一被抓住,您抗不住的!”

    镇长扭头看向身后一大家子,叹息一声:“总不能让一家子饿死,真到了那一步,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