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独有的传信管道的速度一点都不亚于朝廷的五百里加急。
就在文侯正在布置人手准备解决袁天绍的时候,司马莹的信就到了。
看着信里写的东西,文侯愣了愣道:“这都是什么事啊,还好,送来的还挺及时。”
想了想,将信放进怀里,文侯起身就往御书房走去。
被召进御书房,文侯看着当今天子的状况愣了愣,因为天子直愣愣的盯着墙上的九边布防图,也不知道到底看了多久了。
文侯知道天子为什么看这幅图,原因就在于隐部密探送回来的那封信,那封沐天青写的信。想了想,文侯还是上前低声道:“陛下,虽说九边布防图外泄这件事很是严重,但其实情况还没严重到陛下如此忧心的地步。”
“怎么不严重?”天子看着九边地图忧心忡忡的道,“北虏知晓了九边虚实,南下时就可以避实就虚。况且对西域用兵是国朝这段时间的第一要务,北进大漠,暂时还排不上优先位置,这样的话,以北虏骑兵一人双马甚至三马之迅捷,防不胜防啊。”
文侯知道天子担心的是什么。
不管野战还是城战,国朝大军并不惧北虏,但烦的就是北虏不和你正面交战。除此之外,文侯也知道国朝为什么对西域这么上心,攻下了西域,对付北虏可以出兵的地方就又多了一处。而西域如果在北虏手里,则河西就会不太平,河西如果失守的话,故秦旧地就会不靖。虽说此时的秦地已经不复汉唐时期的辉煌,但肴函之固可不是说说而已,丢了秦地,巴蜀也就危险了。
“陛下,请看这封信再说。”文侯也不知道从哪里劝解天子比较好,想了想,还是将沐天青的信呈上去再说。
狐疑的接过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笺看了起来,看完后,天子沉吟了一会儿,又转过身子看着九边地图问道:“可信度有几成?”
“至少七成。”
“沐卿的儿子,朕还是信得过的。”天子悠悠的吐出一口气,“文侍卫,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从信里的内容来看,沐天青似乎想在天龙山召开武林大会,将七星剑的秘密公之于众。”文侯慢慢的分析着,“以微臣来看,到时去天龙山的武林门派绝对不少,那些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武林不是当年的武林了。”天子缓缓的道。
“但如果武林诸派都消亡了,朝廷在黑暗里的灯火也可以说都消失了。”文侯轻声道。
天子的身躯一震,他知道了文侯的话是什么意思。
“文侍卫,你这次前来,是想拿到飞羽营的调令吧?”
“一切都瞒不过陛下。”文侯恭敬的道,“臣,确实是为此事而来,其余的不过是顺带。”
“朕知道了。”天子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抓住袁天绍的把握有多大?”
“不到……”文侯迟疑了一会儿,但还是坚定的道:“两成!”
“不出朕的预料。”天子转过身来,“但袁天绍就算逃了,天龙山他也会去吧?”
“陛下,这是肯定的。”
“好了,文侍卫你先下去吧,调令一会儿会有人送到的。”
“臣,告退。”
半个时辰后,王公公来了,带来的除了诏令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盒子,一个装着飞羽营独有兵符的小盒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送王公公走后,回到桌子旁边,文侯抚摸着桌子上那个小小的木盒,双目杀机森然!
华阴城。
不知道怎么回事,陶和这些天一直觉得心神不宁,但却又不知道这中不安局促到底来源于何处。
静下心,陶和拿起了一封文档开始细细的看了起来。
让陶和感到安心的是,和出银子等于要命的那帮子晋商不同,关中的这些商贾陶和只不过漏了点风声,他们就将漏洞给补了个七七八八,然后账目也做的堪称天衣无缝了。至于为什么不全补上,呵呵,天底下有不偷税漏税的商贾么,所以,你要留一点把柄给人捏,但这把柄千万不能要了自己的命。
想起昨天见到的那御史的脸色陶和就微微笑了起来,毕竟这些规则御史也都懂得,所以拿不到那些要命的把柄让这御史的肝火也很旺盛。可以想见,这次的查税压根不是当今天子心血来潮,而是谋划了很久的事情,派出的御史应该也都带了不少的使命。幸运的是,暗地里配合的是六扇门,而六扇门,除了长孙飞燕那一派的人,剩下的也有八成落在邱家的手里了。
“月黑风高,是个杀人越货的好天气啊。”
就在陶和又拿起一封文档的时候,只听门外一个清朗的声音道。
陶和大惊,身子一矮就靠到了门边,短刀也已经出鞘握在了手里。
一会儿,又听一个清幽的女声道:“六扇门这些探子的实力,似乎不怎么强呢?”
陶和只觉得这两个声音很熟悉,却实在想不起这声音的主人是谁了。
“陶统领,不出来和老朋友见见面吗?”清朗的男生带着点讥嘲道。
“或许,该我们进去。”只听那个清幽的女生带着点笑意道。
“我们是,主人当出来迎接我们。”
“但我们是不请自来的‘恶’。”
听着门外的一唱一和,陶和狠了狠心,将房门一拉,然后猛地扑了出去,手一扬,一把暗器就已经洒出。
“叮叮当当”的声音中,所有的暗器都被两柄长剑击落,至于陶和,想跑也被一柄剑鞘给阻止了。
看着插在自己面前的剑鞘,入木足有一寸,已经逃到了院子里大树边的陶和不得不放弃了逃出去的想法。毕竟,能随手一掷就将剑鞘掷得如此准狠的,实力已经不在他之下了。
回过头,看清了院子里的两个人影,陶和惊道:“怎么是你们?”
“是不是很意外呢,陶和陶统领?”沐天青的嘴角弯起了一个弧度,“或者说,称呼邱汉和邱公子才更恰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