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立马又出来了两位公子。
“弟子肖荣,年十九,阁学院外舍弟子,也愿拜入夫子门下。”
“弟子刘维远,年十八,阁学院外舍弟子,愿一试。”
这二人一出,使得许多人都止了脚步。
阁学院的内舍、外舍可不是全凭入学年限就可以的补升的,是要经过严厉的才学考核,故此外舍弟子,皆是学识渊博之人,许多人二十五六了方才进外舍,可这二人十八九岁,便已经是外舍弟子,可见做学问的天资不错。
众人不晓那南召王世子的水平,但也知晓实力不及这二人,站出来了也不过是惹人笑话,便驻足围观。
“若是再没人出来,我们便开始了。”秦子衿道,“咱们速战速决,莫要误了寿宴的吉时。”
安氏又拽了拽祁旭源的衣袖,“子衿一个人能行吗?”
她说着看了一眼祁承翎,但立马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祁承翎只是近年看着脾性温和了一些,但心智依旧尚未恢复,只怕上去了也未必能帮上秦子衿的忙。
而祁承翎也在静静盯着秦子衿,他心中自然是想上去帮秦子衿,可他又想看看秦子衿的实力。
祁承翎已经在秦子衿的身上看到了许多光点和奇迹,他相信范夫子绝不可能是随意就选中了秦子衿,他有些期待秦子衿今日还会带来什么惊喜。
祁承翎没站出去,另一边的杜恩宏却往前走了一步,只是他还未完全站出来,在他之后又猛地冲出来一人。
陈晋文。
陈晋文是被推出来的,他一个踉跄,勉强站稳脚跟,回头看向推他的袁景泽。
袁景泽笑着道:“几人之中,你学问最高,你帮帮子衿!”
陈晋文无奈地吐了一口气,理了理衣衫,看向秦子衿,刚要开口,秦子衿抢先道:“你们若是也想一试我欢迎,若只是为了来给我帮忙就不必了,谢了!”
秦子衿说完还朝着陈晋文福了一礼。
陈晋文温文一笑,“那便作罢。”
说完转身返回,回去的时候还不忘将身旁的杜恩宏也给拽了回去。
杜恩宏虽然心有不甘,但秦子衿已然表态不需要人帮忙,他站出去也无用,便也只能顺从地退回人群里,看着秦子衿。
“历朝历代,女子皆不参政,既如此,又何必读圣贤书?”南召王世子率先开口,“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天下社稷之事又与她们何干?”
“世子此言偏颇了,女子也是人,有手有脚,又何须一辈子依附于人。”秦子衿立马道:“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风姿绰约,可见女子不输男,男子能做的,女子皆能做!”
“读书使人明智,而非为了功名利禄,江山社稷若有需要,女子一样可以献言献策!”
“让女子献策,可不就是笑话!”肖荣接话道,“女子心思细腻,但目光短浅,持家尚可,治国并无远见,商周妖妃妲己,不顾天意,偷偷识字学文,后自诩有才,干预朝政,至商朝灭亡。自古女子多才便肆意卖弄,倒不如不读来得安稳。”
“商朝灭亡是商纣王昏庸无道,不得民心,岂是妲己一人可以左右!”秦子衿当即反驳,“至于你说的自古女子多才便肆意卖弄,我倒是想问,何为卖弄?难道我学识渊博吟诗作对便是卖弄?那天下男子读书者卖弄的可不少?”
肖荣被秦子衿反问地答不上话来,秦子衿却继续说:“诗词歌赋,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英雄不问出处,难不成诗词还要分男女?”
“西汉班昭,学识渊博,助其兄班固续成《汉书》,尔等难道觉得汉书不好?”秦子衿说着笑了笑,“又或者说,今日在座的,有谁觉得自己学识能超班昭,能将《汉书》续得比她好?”
自然是无人应答,毕竟《汉书》这类书,既是一代代传下来经典,在座的虽然自诩有些才华,但也无人敢自大到能超越此类书。
范思成此时还不忘护犊子地加上一句:“老夫自诩才不及此啊!”
他这般说,其他人更不敢搭腔。
“《汉书》经典,传奇在班固,这班昭的才学,却是《女戒》七篇,如此才女,都知女子以德为先!”刘维远道。
“对啊,没错。”秦子衿点头附和,并且笑着说:“女子以德为先,才德兼备嘛,我可没说女子读了圣贤书便能失了品德。”
“不仅仅是女子,男子亦是如此。司马做《资治通鉴》,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此话可不分男女。”秦子衿说,“我倒是反问三位公子,何为才?”
三人一愣,当真不知道这策辩还会被提问。
“所谓读书者,齐家治国平天下,自然是能成此事者方可称之为才。”南召世子答。
秦子衿淡然一笑,随即反问:“所以呢?有谁说只能男子成才了吗?女子读书,也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可不是胡言!向来是男外女内,女子如何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肖荣道。
“那不过是你以为!”秦子衿瞥了一眼肖荣,声音略带怒意,“之所以男主内女主外,是夫妻和睦、分工有序,而非本该如此。”
“我读三皇五帝、商彝周鼎,便知朝代更迭,故此更感谢当世明君!我读诗经论语、史记汉书,知史明智,故此更加谨言慎行,修身养性!我读书,不过是因为我喜欢读书罢了,故此我问问三位公子,我为何不能读圣贤书?”
三人互看一眼,着实找不出反驳秦子衿的话。
在众人看来,此番策辩,已经是秦子衿胜了,可秦子衿这时候又说:“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便是说,读书不为做官,不为钱财,不为生活,单纯的是想做学问的,才是最难得的。”
“尔等以女子不理朝事为由,以为女子不宜读圣贤书便是大错特错,可谓几位公子对圣贤书读得倒也不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