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玉容粉只是误打误撞,但是能治好夏世媛脸上的痘疮,那这个田荷花确实有几分本事。
虽然郑夫人没有说是谁,但是郑若云姐妹俩都知道,郑夫人提到的就是田荷花。
郑若云笑了起来,显得与有荣焉:“那是自然。”
郑夫人看到郑若云高兴的样子,好像夸的是她,又是好笑又是担忧。
这个田荷花到底有多少本事,能让自己的儿女都为她说好话。
她忽然就对这个野丫头有了几分好奇。
“那好,下次她再来的时候,你带她过来见我。”郑夫人说道。
既然如此,那她就见见这个小姑娘,看看她到底有什么好。
郑若风和郑若云如释重负,笑着应了下来。
郑夫人端起茶盅,说道:“好了,你们也累了一天了,回去歇着吧。”
姐妹俩行了礼,告退出来。
出了院子,郑若风望着郑若云笑:“这下你高兴了吧?”
郑若云笑着挽住了她的手臂:“当然高兴了!娘肯定会喜欢荷花的!”
郑若风点了点她的额头:“这么大的姑娘了,还是这么欢蹦乱跳的,往后嫁了人可怎么办?”
“让娘和二姐教我啊,二姐,不如你现在就跟我说说,怎么给人家做媳妇好不好?”郑若云心情好,跟郑若风开玩笑。
郑若风又气又笑:“不知羞!当心让娘听见,又要教训你!”
姐妹俩笑着,渐行渐远。
对于郑夫人的要求,郑若云一点都不担心。
她对荷花非常有信心,郑夫人只要见到荷花,一定会喜欢荷花的,也就不会再不许她和七哥离荷花远远的了。
要是七哥知道了,一定也会很高兴吧?
*
在永丰酒楼的荷花,则完全不知道郑府发生的事情。
原本以为去郑府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没想到居然会让她接触到县里的富贵人家,柳川县虽然不大,却算得上是方圆几百里的中心地带了,聚集的官商人家着实不少,荷花之前一直担心自己的药妆粉不好打开市场,在古代又不能像在现代一样满电视网络的打广告,如今能有给各位千金小姐制作药妆粉的机会,对她来说实在是千载难逢。
看玉容粉的效果就知道了,只因为郑若云给郑若风买了几包,就有无数姑娘小媳妇跟风,只靠着一个玉容粉,玉容娇胭脂铺就发了大财。
有了玉容粉的经验,荷花对自己手里的那些方子越发有信心了。
既然存了这个心思,荷花一回来就开始制作各种药妆粉,希望能借着几位千金小姐的名头,好好地推广一下自己的药妆市场。
这几日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做药妆,把自己关在屋里日日不肯出来,惹得田芳好不抱怨。
田芳也是个忙人,好不容易才能抽出两天功夫,本想带荷花去看铺子和庄子,偏偏荷花却埋头鼓捣那些药材粉末,就是不肯出门。
直到药妆粉全部完成,荷花才跟了田芳去了一趟铺子。
田二民已经搬到铺子去住了,前面是铺子,后面算是仓房,收拾一下也能住人。荷花瞧着这铺子虽然不大,东西却很齐全,都摆放得整整齐齐,铺子里还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小伙计,看见田芳和荷花进来忙跑过来问买什么,看着很是机灵。
田二民闻声出来,见是田芳和荷花来了,神情先是很喜悦,接着又变成了不安。
“老姑,荷花妹子。”他招呼了一声,又把二人介绍给两个小伙计,“这是我老姑,这是我妹子,也就是咱们东家。”
没想到东家居然是个比自己还小的小姑娘,两个少年又是惊奇又是意外,不由得多看了荷花两眼。
不过他们却很有眼色地没有问什么,跟田芳和荷花问了好,就跑去后院烧水泡茶了。
田芳看了看铺子里面的陈设,满意地点点头:“布置得不错,看得出来,二民你费了不少心思吧?”
田二民不好意思地笑了:“也不费什么事,这铺子比我之前做工的那家宽敞多了,收拾起来也方便。”
荷花不懂杂货铺子里头的门道,只是看着觉得很整齐,连小小的针头线脑都分门别类地放好了,不像后世有些卖五金日杂的小店,什么东西都堆在一起,一进店里就觉得挤得透不过气。
田二民招呼两人坐下,生怕她们嫌不干净似的,还用帕子使劲擦了擦桌椅。
荷花看他举动有些紧张,便笑道:“二民哥,你也坐呀。”
“哎,哎。”田二民只是答应,却不落座,依然站在一边。
还是田芳直接,坐下就开口问道:“是不是生意不咋好?”
一句话说得田二民更加忐忑了,惴惴不安地说道:“是……这四五天才卖了二两多银子。”说着便拿了账本给荷花和田芳看。
按照这么个情况,一个月的流水也才十几两银子,刨去店铺租金和成本,别说赚钱了,估计还要赔钱。
荷花没有看账本,看田二民现在这样像是压力很大,觉得很对不住她们似的,倒是有几分过意不去。
“二民哥,你看你拿账本出来干什么,好像我和老姑要查你的账似的。”她把账本合上,推回田二民面前,“这铺子才开了不到一个月,有生意已经不错了,你急什么?”
田芳也怕田二民着急,笑道:“荷花说的是,好多铺子开门头三个月都开不了张呢,你这能有生意上门,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杂货铺子实在是琐碎,卖的又不是什么利润丰厚的东西,无非是些日用品和杂七杂八的东西,店小利薄,就只有慢慢熬着。
田二民勉强笑了笑:“老姑,荷花,你们不用安慰我,我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
话还没说完,外头走进来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看样子像是要买东西,田二民忙迎了上去。
那老太太要买一个木盆,还要买几根针和几团线,偏偏她眼睛又花,耳朵又聋,说话也不清不楚的,磨叽了好半天,田二民倒是有耐心,一样一样拿给她看,那老太太又要讨价还价,田二民依然好言好语地应对着。
连荷花和田芳都快受不了,田二民还是陪着笑脸,最后收了十二文钱,又亲自送了老太太出去。
荷花看着这一幕,不由得心生感叹。
这田二民还真是个有耐心的,要是她可做不到这么有耐性。
这时小伙计提了热水进来,田二民忙去接过来,亲手给她们泡茶。
田芳忍不住问道:“二民啊,你这天天的,尽跟这种人打交道?”
田二民一边倒水,一边笑道:“也不全是,不过买东西的人,的确是女人多些。”
自古男主外女主内,家里买日用品的事情,当然都是女人来做。
荷花听见他这么说,心里不禁微微一动。
能跟女人打好交道,那也是一桩本事呢。
只听田芳叹了口气:“也真是为难你了。”
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天天应对这些叽叽喳喳磨磨唧唧的女人,确实不容易。
田二民端了茶递给田芳,说道:“看老姑说的,这比我挑着货担满大街走的时候强多了,那是一天也卖不上十几二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