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抖平台的宣传热潮之下,饿了吧外卖小贷正式上线。本以为会凭借前期的大力宣传而收获颇丰,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赵晓光和他的团队脸上,其使用推广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甚至陷入了一片舆论的“泥沼”,难以自拔。
网友小李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日忙碌于写字楼之间,靠着一份稳定却并不丰厚的薪水维持生计,饿了吧早已成为他解决三餐的常用平台。一天,他在结束了疲惫的工作后,像往常一样刷着快抖视频放松身心。
不曾想,那些铺天盖地的饿了吧外卖小贷宣传如汹涌的潮水般向他袭来。视频里,各种博主使出浑身解数,将外卖小贷描绘成了能化解生活中一切资金难题的神奇魔杖。轻松申请,仿佛只需动动手指,无需繁琐步骤;高额额度,数万元的数字在屏幕上闪烁着诱人的光芒;低息免息,更是让人心动不已,仿佛借钱无需成本。
这些诱人词汇如同密集的炮弹,不断冲击着他的理智防线。想着自己最近不仅要应对房租水电的压力,还因朋友的突然邀约而手头资金捉襟见肘,偶尔也会有一些诸如购买应急生活用品之类的突发消费需求,小李的心动摇了。
他怀揣着一丝期待,按照视频里的详细指引,在熟悉的饿了吧APP上找到了外卖小贷的申请入口。
然而,当他精心填写完一系列资料并满怀期待地提交申请后,迎接他的却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不断地刷新页面,查看申请进度,可最终换来的却是额度低得可怜的结果。
原本宣传中号称能轻松获得数万元的额度,可他实际到手的仅仅只有三千元,这与他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
小李满心失望,愤怒地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道:“这饿了吧外卖小贷也太坑了吧!宣传得那么好,结果给这么点额度,简直就是在骗人,劝人贷款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真到申请了就原形毕露。
这不是明摆着把我们当傻子耍吗?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再上这种当了。”他的这条吐槽迅速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点赞,大家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或表达对饿了吧的不满。
另一位网友小张是个大学生,身处充满活力与消费欲望的校园环境中。
他看到那些搞笑博主制作的外卖小贷宣传视频后,被其中幽默夸张的情节所吸引,同时也觉得这或许是一个改善自己生活品质的好机会。
他想着可以申请一笔钱来偶尔点些平日里舍不得的美食外卖,或者购置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电子设备和学习资料。
于是,他满怀期待地提交了申请,可接下来的遭遇却让他懊悔不已。不仅需要提供各种繁琐的证明材料,诸如学生证、家庭收入证明、个人消费流水等,仿佛要把他的家底翻个底朝天,而且审核时间长达数天。
这与宣传中的“一键申请,秒到账”简直是天壤之别。小张气愤地在网上发帖:“饿了吧外卖小贷黑心啊!诱导我们大学生贷款,结果审核这么严格,还拖这么久,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申请几十万的大额贷款呢!
我们大学生本来就没什么收入来源,他们这样做,是不是想把我们拖进债务的深渊?这简直就是不良商家的恶劣行径,应该受到谴责。”
他的帖子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讨论和共鸣,大家纷纷指责饿了吧的不诚信行为,甚至有学生组织呼吁抵制饿了吧外卖小贷在校园内的宣传推广。
还有网友小王,他是一个个体经营者,在商海的浪潮中努力拼搏,时常面临资金周转的压力。
看到外卖小贷的宣传提到灵活的还款方式和低息优势,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便决定试一试。但当他静下心来,仔细研究贷款条款时,却惊出一身冷汗。
所谓的低息背后隐藏着诸多附加费用,像管理费、手续费、保险费等,这些费用零零散散加起来,实际的年化利率远超宣传所说。
而且一旦逾期,违约金更是高得吓人,按照合同规定,逾期一天的违约金竟然高达贷款金额的千分之五。
小王忍不住在快抖平台的相关视频下评论:“大家千万别被饿了吧外卖小贷骗了,这利息和违约金简直就是个大坑,他们这是在故意诱导大家贷款,然后从中谋取暴利。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商业欺诈行为,监管部门应该好好管管了。”这条评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众多有过贷款经历或者对金融产品较为敏感的网友纷纷响应,晒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和分析过程,进一步揭露饿了吧外卖小贷的真面目。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分享自己不愉快的使用经历,快抖平台上关于饿了吧外卖小贷的话题彻底“火”了,但全是一片批评和吐槽之声。
那些曾经被虚假宣传吸引而关注的用户,此刻纷纷化身“键盘侠”,对饿了吧进行口诛笔伐。原本热闹非凡的外卖小贷推广活动,瞬间陷入了僵局。
在这股舆论的洪流中,专家学者们也纷纷站出来发声。
知名金融专家李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严厉指责道:“饿了吧外卖小贷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商业道德和金融伦理。在当今社会,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采用虚假宣传的手段诱导消费者贷款,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趋势。
饿了吧作为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本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是利用消费者的信任来谋取私利。
这种想尽办法劝人贷款的做法,绝非正道,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还会破坏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
财经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各大财经网站和自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剖析饿了吧外卖小贷事件的文章。
有的文章标题直接醒目地写着《饿了吧外卖小贷:虚假宣传背后的黑心陷阱》,文中详细列举了众多网友的遭遇,并深入分析了外卖小贷行业存在的乱象,如宣传与实际不符、利息和费用不透明、对弱势群体的诱导等问题。
这些报道进一步推动了舆论的发酵,使得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到事件的真相,也让饿了吧外卖小贷成为了众矢之的。
一些社会评论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不仅仅是饿了吧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反映出了当下社会一种普遍的不良现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APP都在打着便捷服务的旗号,实则暗中引诱用户贷款。从消费分期到现金借贷,无处不在的贷款广告充斥着人们的手机屏幕。
这些APP往往利用用户的消费心理和信息不对称,采用夸大宣传、隐瞒风险等手段,将贷款包装成一种轻松解决生活难题的方式,而忽略了贷款本身所带来的债务风险和对用户信用的潜在影响。
这不仅容易让消费者陷入债务困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个人信用危机、家庭矛盾加剧等。
面对如此汹涌的舆论攻势,赵晓光和他的团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