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迫不及待的说:
“好了,既然涛涛回来了,咱们赶紧吃饭吧。”
哪知叶涛已经开吃了:
“好好吃!”
叶志也不再多话,赶紧尝了一口。
“没想到这小河虾还能这么鲜美!好吃好吃!”
酥酥脆脆的,一口一个别提多香了。
李荷花和叶小薇默契的对视一眼,笑了笑没再说话,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饭后,一家四口围在一起数了数今天赚的钱,总共是196枚铜板。
虽然在定下价格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数了,可是现在看到这么多铜板,李荷花还是感叹道:
“没想到今天一天就赚了这么将近两百文多。”
而且还算顺利。
叶小薇却说:
“娘,帐可不是这么算的,我们还有成本呢,要是刨除成本的话,也就赚个七八十文。”
平均一张饼还不能赚到一文钱。
不过做吃食买卖嘛,就是讲究个薄利多销。
叶志在一旁插嘴:
“那也很不错了,就是不知道以后的生意会不会像今天这样好。”
他在码头做工的工钱是一天7文,母女俩摆摊都赶上他的工钱了。
叶小薇信心满满:
“以后咱家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她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摆摊赚个百八十文,等攒够了本钱,她要开饭馆。
毕竟摆摊的局限性太多,别的不说,光是受到天气的影响就比较大。
夏季雨水多,赶上阴天下雨那就不能出去摆摊了。
但是有了饭馆就不一样了,不管什么天气都能照常营业,这一点是摆摊比不上的。
叶涛无条件站在姐姐这一边,高声附和:
“越来越好!赚大钱!”
叶志相信女儿说的,更加心疼母女两人:
“忙了一天都累了,今晚大家都早点休息吧。”
叶小薇经过一下午的休息已经调整过来了,脆生生道:
“我不累呢,娘,明天我们再多做点吧,肯定能卖出去的。”
李荷花想到今天买饼的人,很痛快的点点头:
“行。”
“那我先回回去了,爹娘,你们也早点休息。”
叶小薇说完就回房了。
叶志有些愧疚的看着李荷花道:
“媳妇儿,让你们受累了……”
李荷花笑着说:
“小薇都没说累呢,我就更不累了,再说了,能赚到钱,就是累一些我也是愿意的。”
叶志紧紧握着李荷花的手:
“媳妇儿,你们辛苦了。”
李荷花反握住他:
“不辛苦,只要咱们一家人一条心,我就满足了。”
“会的。”
……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
不同于昨天慢慢悠悠的状态,今天叶小薇和李荷花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要多做一百张饼呢,再慢吞吞的可不行。
母女俩匆匆吃过早饭,李荷花就洗净手开始和面了。
由于家里的面盆不是特别大,她一次也和不了太多面,昨天烙了一百张饼她和了两盆面,今天得和四盆才行。
其实光和面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关键就是要等面醒发才能烙饼,这就增加了不少时间成本,叶小薇就想着等中午卖完饼,就去多买几个盆,这样也能节省不少时间不是?
忙碌了一上午,两百张葱花油饼烙好了,可能是母女两人起得早,做饼时间多了,也可能是昨天是第一天做还不太熟练,而今天就很得心应手了,总之,今天虽然比昨天多做了一百张饼,但时间上并没有比昨天多。
依旧是叶涛留在家里,叶小薇母女二人赶去码头卖饼。
等到村口的时候,叶小薇发现今天来坐牛车的人可真不少,都快没位置坐了。
众人帮着叶小薇母女俩把四个篮子拿上牛车,王铁柱就赶车出发了,坐车的人开始闲聊起来。
“妹子,你和小薇这是要去干啥?”
说这话的正是村里的“豆腐娘子”——寡妇柳如玉柳氏,别看她名字娇娇柔柔的,但人长得可是一点也不柔弱,膀大腰圆的,嗓门也特别大。
她身旁坐了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是她闺女赵翠翠,赵翠翠跟她娘就完全是两种风格了,依偎在柳氏怀里像个小鸡崽,怯生生看着叶小薇。
李荷花刚把四个篮子都安置好,就笑着说:
“也没啥,就是在码头摆个小摊子,卖点吃食啥的,虽说也挣不了几个钱,但总归是能补贴补贴家里,对了,你今天怎么有空去镇上?”
柳氏做豆腐可都是起早贪黑的,今天怎么有空了?
柳氏笑道:
“这不是快到端午了吗,我带翠翠去镇上买点糯米包粽子吃。”
李荷花拍拍脑袋,恍然大悟:
“瞧我这记性,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原来后天就是端午了。”
端午吃粽子是他们这边一个很重要的习俗,怪不得连柳氏都特意抽出空来了。
他们还什么都没准备呢。
李荷花暗自懊恼自己的粗心。
叶小薇扯扯她的衣角:
“娘,等我们中午卖完也去买点糯米吧。”
端午节啊,这可是一个赚钱的大好时机,她怎么能眼睁睁放过呢?
“好。”
中午去买也不晚,起码还有一天半的准备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