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真的,我不敢骗大人。”王婆连连点头:“大人,您不信去问,他不止跟一个商队,出门是常有的事情。少则五六天,多则一两个月,都是寻常的。”
卫青寒侧过脸去,跟身边的廖安说了几句。
廖安应着就出去了。
就算王大智经常出门,在这个死人的节骨眼上他离开京城,依然有嫌疑。
卫青寒道:“王婆,我问你。前天晚上,就是师白卉受害的那天晚上,你儿子王大智,是否在家。”
“在……不在……”王婆犹豫了一下,道:“我也不知道啊,大人,您知道的,我一直在宅子里伺候师姨娘,并不在自己家住。他有没有回家,我也不知道。”
王婆只有母子相依为命,她不回家,家里就王大智一个人。
所以王婆就算是想帮自己儿子作证,也确实做不了这个证。
不过不要紧,卫青寒让王婆报出自己家的详细地址,派人去查。
王婆也住在京城里,不是独门独院,都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屋子。这种屋子,通常一家有什么动静,隔壁左右的邻居都是会知道的。
当然也不确定,一个人要是处心积虑,半夜三更,不开灯不发出声响,偷偷摸摸的走。别说你已经睡熟了的隔壁邻居,就是和你同床的枕边人,也未必发现的了。
但是,王大智,是一个新的侦查点。
在如今案子没有进展的情况,一切可疑的,甚至出现过的人,都会成为调查目标。
王婆的儿子和师白卉之间,有没有可能有感情纠葛。如果没有,那金钱纠葛呢?
王婆见卫青寒开始调查她儿子了,一脸的欲哭无泪。
“大人,大智只是在宅子里吃了几顿饭,他都没和师姨娘说过话,这怎么可能……”王婆绞尽脑汁的想:“他是个老实孩子……”
二十来岁了,在这个年代,成亲生孩子早的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他还是个孩子呢?那么大的孩子。
“你不要紧张。”卫青寒道:“如果事情与王大智无关,自然不会冤枉他。你这么紧张,倒叫人觉得……你知道什么?”
王婆脸色一变,扑通跪了下来。
“大人,冤枉,冤枉啊。”王婆哐哐哐给卫青寒磕了几个头。
卫青寒淡淡道:“你先起来,而且大可放心,我是不会为了找到凶手,随意抓几个人来顶罪的。不过,若有人知情不报,隐瞒线索,可就是另一回事了,知道吗?王婆,你一把年纪了,理应懂事,该清楚的时候,可不要糊涂啊。”
王婆不敢说话,也不敢和卫青寒对视,眼神颇有些闪烁。
卫青寒也不打算严刑逼供这上了年纪的婆子,让她就在堂上待着吩咐手下分成若干,去找王大智。
先不管王大智是不是跟着商队离开了,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人到底最近的情况如何,为什么要杀师白卉。
如果他跟着商队走了,跟着哪个商队,去了哪个方向。
商队的动作不快,一路走,一路买进卖出,两天的时间走不了多远,锦衣卫派人出去,快马加鞭,很快就能把人追回来。
而且,王婆若是在根本的问题上说了谎,这句话也未必就是真的。
因为王大智一直没有出现在大家视线里,根本就不是个嫌疑人,也没有一点将要被怀疑的迹象。
杀了人的人,是一定会心虚的。
但是,人还有一种心理,叫做侥幸。
万一呢?
若是没有逼不得已的理由,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最繁华的京城,去陌生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