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先太后一党死忠”这几个字,永安帝心中那刚生出的一丝好感,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袁松伯这等目无君王的老贼,只配用来提升自己的名望,并且做他手中杀人的刀而已。

    “你说得没错,他不得不夸,只是因为朕在他眼里做了利国利民的好事,而非因为忠心于朕。”

    “您这么一说,臣妾还真好奇,您到底做了什么呀?”

    淑懿皇贵妃顺势转移话题。

    永安帝便将他在朝上下旨查办谭崧,重赏郑元乃一事说给她听。

    当然,也不忘说,这是他洗刷污名的计策。

    淑懿皇贵妃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僵住了。

    她前两天还信誓旦旦地跟姐姐说,她三两句话就搅黄了郑元乃升官的机会,姐姐也夸她对陛下的心思更加了若指掌呢。

    结果,才过三天,陛下就再次当朝宣布晋升郑元乃,还赏了黄金千两。

    此时此刻,她只觉得一种被打脸的尴尬与懊恼从脚底窜到了天灵盖。

    她心中不甘,于是装作为永安帝抱不平:

    “郑元乃如此藐视皇恩,陛下还厚赏重用他,可真是便宜他了!”

    永安帝闻言冷笑:

    “权柄越大,责任越大。他若守不好三府海防,朕自会问他的罪。”

    “若守得好,那便物尽其用。”

    淑懿皇贵妃顿时心中放松下来。

    听陛下这意思,虽说依旧给郑元乃升了官,却没有忘记郑元乃的狂妄。

    既如此,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哪怕郑元乃真的立下大功升官,也迟早有兔死狗烹的一天。

    *

    两道圣旨,是与私底下的宣传动作一并进行的。

    兵部尚书叫人写的那些锦绣文章,只是明面上的,面对的也只是读书人们。

    除此之外,京城锦衣卫们也没少忙活,专门抓了好些个说书人,让他们按照锦衣卫的台本四处传扬。

    没多久,大街小巷都开始盛传皇帝为民除害,拯救淞沪百姓与军户,最终感动神灵,让神灵在关键时刻出手帮助危难中的淞沪守军,取得前所未有的抗倭战果一事。

    此事太具有传奇色彩,让百姓们兴致盎然,一时间成为京城最热议的话题。

    不少百姓重新燃起了对永安帝的信心。

    “陛下是打算对贪官污吏们重拳出击了吗?以后咱们有好日子过了!”

    “陛下英明,明察秋毫啊!”

    “希望陛下也快些整顿下咱们京城那些无法无天的权贵们!”

    “连神灵都认可了,可见陛下真的是个好皇帝!”

    “没错,之前袁老也说过,天灾与陛下无关。”

    读书人们比普通百姓见识更广,他们没那么相信神灵一说。

    得知永安帝竟然为了淞沪的百姓与军户,专门调拨了太监与有为官员,暗中调查贪官的同时,又明里出手拯救了军户与百姓。

    并且,此举让淞沪军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不仅打败了倭寇入侵,还反攻倭寇老巢,解救出了上千受难百姓。

    他们很难不承认这的确是英明之举。

    若陛下今后也如在淞沪那般,明察秋毫,严惩贪官污吏,何愁天下吏治不清明,何愁军队战力不强盛。

    对于永安帝此举,读书人也纷纷称赞,让永安帝下罪己诏的言论逐渐被淹没。

    得知民间的舆论风向的转变,永安帝心情大好,心中充满了对自己成功愚弄了所有人的得意。

    却没发现,随着他的卖力宣传,不少普通百姓,也深深地记住了渡厄神尊这个名号。

    “原来真有神灵在人间行走巡视啊,祂叫渡厄神尊!”

    “渡厄渡厄,这是解救苦难的意思,渡厄神尊,应该就是专门帮助咱们这些贫苦百姓解决苦难的神灵吧!”

    “以后我也要多拜拜这位渡厄神尊,希望神尊能保佑我们全家今后再无苦难!”

    以往拜的神佛,都虚无缥缈,谁也没真正见过。

    可这次的渡厄神尊,却是朝廷也承认了真正存在的神灵,百姓们岂能不热衷。

    由于庙里并没有这位神尊,一些百姓还自发地去打造了渡厄神尊的牌位供在家中。

    没多久,京城市面上竟也有了渡厄神尊的牌位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