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 第170章 朝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选题报告会(贰)
    姜云逸见众人都打起了精神,接着道:“第二个重大研究工程,名为‘大周帝国与周边列国、部族历史文化血脉渊源研究工程’,其中燕国作为大周最重要的邻邦,理所当然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姬十三眼皮抖了抖,若有所思,但并未吭声。

    十四位书呆子中的大部分显然还没理解明相的深意,但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说得太透。

    “第三个重大研究工程是‘大周帝国教学材料研究与建设工程’,朝廷将以科举为核心,建构三级学校体系,从启蒙到进阶,都需要统一的教材,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同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姬十三蹙眉问道:“明相,在朝廷意识形态体系尚未统一之际,如何能够形成统一之教材?”

    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姜云逸显然早有准备,从容解释道:“先从启蒙教材开始,把周人认识天地的基本宇宙观、真善美的道德观、忠君爱国的价值观灌输其中。

    在进阶教材中,以相互妥协的方式对百家精华进行分科编写。这高阶教材编写与不断改进的过程,本身也是朝廷意识形态体系建构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廷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无休止扯皮、空耗。”

    众人一听,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摆明了逼迫诸子百家相互妥协,必须按照朝廷的逻辑主动修正自家学问以适应最终形成的意识形态体系。

    姜云逸待众人稍稍消化,便在黑板上写下第四行字,解释道:“第四项工程,‘大周帝国治国理政经验与教训研究工程’,要以历史事实为根据,系统总结大周六百年各项政策的利弊得失,梳理出过去六百年哪些政策是有益的、对今日有何启示?哪些政策是不合时宜的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等,以供朝廷决策施政之参考。”

    姬十三适时补充道:“诸位尽管放手施为,朝廷绝不因言罪之。”

    听到储君给了政治担保,众人仍然顾虑重重,非议先王可是极犯忌讳的事,也就明相这等人敢明目张胆地说。

    姜云逸也不指望这些人能立刻接受自己的思路,但先布置下去,等待其慢慢开花结果。

    “除了上述四大工程之外,朝廷还有一项特别重大专项委托研究:历朝历代继承制度演变研究。不限人数,研究启动经费十万起,上不封顶,唯一的要求就是三个月内尽快出成果,速度越快、质量越好,后续奖励越高。”

    姜云逸此言一出,会议室内气氛登时诡异起来。姬十三也脸上有些发热,很羞耻的样子。

    便是书呆子也明白,这是要论证储君继位的合法性啊?若是接了,肯定要被人说是曲意媚上,但是给得是真多呀?

    却听姜云逸提醒道:“诸位既然已经是陛下的臣子、储君的臣子,尽人臣本分责无旁贷,若是推三阻四,便是朝三暮四、不忠不孝。”

    好大一顶政治与道德帽子扣下来,十几位书呆子都是有些麻爪,进一步是媚上,退一步是不忠...

    “翰林院既然是朝廷智囊,那么它的主要工作便是为朝廷治国理政服务,考功、晋升也将以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主要评价依据。”

    他放下石灰笔,负手而立,道:“翰林院草创,人力有限,暂时就先从这一项特别重大专项委托、四个重大工程入手开展研究吧。

    诸位可以一个人钻研,也可以多个人合作,争取半个月内将自己想做的选题方向报至内阁,每份选题报告两千字以内。

    另外,朝廷绝无断绝百家道统之意,诸位切勿仅凭臆测便造谣生事,散播谣言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这四大工程可都是极重要的大事,竟然如此之操切?但翰林院的书呆子们却是顾不上这些,心中在暗暗纠结,到底要不要告诉自家学派的领袖?

    翰林院的人心事重重地散去,姬十三单独留了下来。

    “明相,这么大的事,下次能不能先通个气?孤可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

    听到姬十三抱怨,姜云逸诧异地道:“陛下都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储君若是有额外要求,臣下次注意便是。”

    陛下都不管的事,你何德何能?

    姬十三心中愈发难受,他爹积威三十年,自是可以稳坐钓鱼台,但他若是作壁上观,可就真成摆设了。但他仍旧孜孜不倦地道:

    “粮食的问题刚见曙光,又硬撩读书人,不知明相究竟是何打算?孤心里可是半点底都没有啊?”

    姜云逸终于见好就收,没再挤兑姬大头,却罕见地肃然道:

    “储君放心,粮食只是那些居心叵测之徒的起手式,事情的关键最终还是要落在读书人身上,不捋直了他们,就永远不得安宁。

    是以这次便一劳永逸,叫他们认清历史大势,认清自己的斤两,认清朝廷的实力,从而顺势而为,尽快放下一家一己之念,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来,站到储君的身边来。只要老百姓有饭吃,读书人老实乖巧,公侯们孤掌难鸣,就再也无人能兴风作浪。”

    姬十三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浓眉大眼都直突突,这到底是什么神仙思路?

    洛都局势远未稳固,竟要强扒读书人的道德外衣,强迫其就范?读书人是那么好惹的么?怎么听着像是作死呢?

    “殿下只管尽好贤明宽仁储君责任,那些不忍言之事都交给臣好了。”

    听他说得这般轻巧,姬十三愈发不放心地道:“此事怕是会引起不小的波澜,便是夫子们那里都未必肯善罢甘休。”

    姜云逸笑着解释道:“那就有劳储君去安抚好夫子们,就说朝廷绝没有断绝百家道统之意,叫他们不要想歪了。

    实在搞不定,便说是臣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非要捅破天不可,反正臣在读书人中名声已经极差了,也不差这一桩。

    储君记得要保持耐心,一次不行便三五七次,就是要叫读书人看到储君赤诚之心,臣会配合储君务必将几位夫子‘请’进翰林院。”

    好人你做,坏人我当。

    姬十三仍忧心忡忡地问道:“如此欲盖弥彰,空口白牙如何取信于人?”

    姜云逸笑道:“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总之得叫他们自己想开些、多往好处想。”

    送走了姬十三,看看时间,已是黄昏,姜云逸当即召集了麾下五大金刚闭门议事。

    喜欢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不信东风唤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