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念春娇 > 第157章 试行
    谢初夏没有隐瞒谢瑾,自然也是因为这种事情瞒不住,而且日后少不得有人要在谢瑾面前提起,倒不如她先禀告一声,免得再打大伯父一个措手不及。

    事实也果然如此。

    不过七八日之后,便有人开始找谢瑾套话,问他是多少钱拿到的那些田地,又为何要买下那么多的奴隶等等。

    对此谢瑾一概表示这种琐事自己一概不理会,只是听说那边的田地还算是富饶,所以才让家人去购置一些,而且也好安置一些流民过去。

    事实上,谢家的确是安置了一批流民过去。

    当然,不是以谢家名义安置的,是谢二郎所在任上的两百户流民被安排过去了。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被安置在那一万亩的良田,还有一部分则是被置办了田地,但是他们本人则是被收入谢家做为了护卫中的一员。

    说地更直白一些,就是这一部分人论男丁是六十人,他们每人都分到了五十亩的田地,但是他们本人则不需要劳作,而是直接到谢家的庄子上当差,他们的家人可以守着这五十亩田地劳作,如此一来,他们的日子自然要比那些单纯过去置办土地的农人要好过得多!

    跟他们一同过去的,还有谢氏的几个族亲,他们都是旁系,过去主要就是帮着办差,有衙门里的差事,也有打理产业的一些差事。既体面,还能让自己和家人都得到好处。

    这可是一招数得的好手段。

    不仅给谢二郎增加了政绩,而且谢家也由此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才叫高手段的笼络人心。

    有好处,先紧着自家人,这足以让谢氏族人们的凝聚力更强。

    谢如海不会以权谋私,是指他不会故意举荐给了他好处的人。

    只要是对方无才无德,给他多少好处,他都不会举荐。

    谢瑾也是一样的。

    总之,就是走旁门左道不行,但是其它的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好处,还是可以安排一下的。

    比如说给族人安排差事的话,会先紧着有功名的,若是中了举人,又或者是秀才,这样的族人会优先得到族中的支持,其次才是人品好,但是没有什么学习天赋的。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族规,所以谢家子弟只要是家里没有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都会安排小辈们读书。

    不读书,将来无法入仕是其一,便是族里有产业交给你打理,你不识字不会算学,也照样做不来。

    好巧不巧地,李政也将锦州谢氏的这一套法子给弄到手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许以好处,然后鼓励小辈们多读书。

    一个宗族可以这样治理,那一州一道呢?一个国家呢?

    李政不淡定了,于是,谢瑾就忙起来了。

    李政一连三天,跟谢瑾讨论他们谢氏子弟读书的事,多多少少,也能让谢瑾察觉出一些来。

    几天后,谢瑾就上了一道折子。

    是关于吏部考功司的一些建议。

    其实,也就是变着法的鼓励地方官员们多出政绩,让老百姓能安稳度日等等。

    这也正是李政想要的。

    看到这道折子的时候,李政不禁就乐了。

    谢瑾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么快就给弄出来了,还真地是用心了。

    “房相,孙相,你们看看吧,若是觉得可行,咱们可以先找几个地方试行。顺便看看可有什么要补充的。”

    其实锦州谢氏管理宗族的这一套法子,很多大家族也有,只不过没有谢氏的这么公平且公正。

    就比如说家族的资源分配来说,一般而言,都是嫡系一脉更有优势,这在任何一个大家族里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锦州谢氏是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就给了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

    比如说清河崔氏,家主的位置,那一定是嫡系这一脉的,而且还得是嫡子嫡孙,不能是庶出,更不能是旁系的。

    再说这家族资源的分配,崔氏的嫡系一脉基本上就占据了整个家族七成的资源,所以,对于旁系而言,他们想的更多的,就是如何讨好嫡脉,而非是如何提升自己。

    但是锦州谢氏不同。

    谢氏宗族自然也要讲究个嫡系旁系的,但是只要没有分宗出去,那都是族人。

    每年都会安排适龄的孩子入族学,所有孩子,只要是谢氏的,那便可以免除所有束脩以及节礼,这一部分开支,是由族里出的。

    这也就是说,比如某一户家境穷困,但是他的孩子也一样可以上学堂,因为基本上没有费用需要他们这个小家来承担。

    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了谢氏宗族的孩子们都很积极读书,无论男女都会更明白读书的用处。

    像是第一世家清河崔氏这样的大家族里,一些旁系不入流的支脉,不识字的大有人在。

    但是在锦州谢氏,却是没有一个少年郎不读书的。

    因为谢氏宗族有祖训,所有儿郎,到了年纪至少要先读三年书,之后再选出成绩优异者,辅以更好的资源教导。

    因为谢氏的祖训,所以谢家很多产业都是自己族人在打理,甚至有些掌柜或者庄头都是他们自己的族人,而且因为识字会算学,谢氏的少年郎们哪怕是不走仕途,也饿不死。

    孙无伤看完这道折子,倒是频频点头。

    “回圣人,这上面所提固然好,但是还需由户部以及礼部配合才成。而且咱们试行是只推行一州,还是数州并行推进?”

    房书勤心中已经有了成算,李政示意他先讲。

    “圣人,这折子上所述的一些法子的确可用,只是咱们如今的国库并不丰盈,若是试行,最好只择一州。而且这试行也非一时半刻能看出效果,最快也要三年才能小有改变,若是慢,怕是要等上七八年才能看到成效了。”

    “房相言之有理,还得劳烦二位再修补一下,之后咱们大朝会上再做商议。”

    “诺。”

    说是要在大朝会上商议,其实他们二人都看出来了,圣人有意推行,朝臣们可阻止不了。

    而且他们二人也赞成试一试,毕竟一旦成功,那受益的除了老百姓之外,更多的还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