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第18章  这是银子?
    桌上的东西呈现长方形,只不过窄边两头是圆弧状,长边中间还有向内的收腰。

    形状大致上有点像是鞋垫子,说它像腰子也行。

    乌漆嘛黑的生满了黑锈,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至少有二斤左右。

    正面上有些字迹已经被黑锈覆盖,变得漫漶不清。

    反面上是密密麻麻的小孔,看起来有些像是蜂窝。

    那位老太太哆哆嗦嗦道,“孩子啊,这些是不是不值钱啊?能卖个废铁价么?”

    旁边有人取笑道,“就这破铁砖,肯定不值钱,人家都不要,刚才俺家的大铁锅比你这大多了,人家连看都没看,二大妈啊,您还是拿回家吧!”

    老太太满脸的失望,颤巍巍地就要转身,连那几块铁砖也不拿了。

    中年妇女叹气道,“哎,老天不可怜人啊,二大妈等会俺!”

    一直在旁边的王明远也叹息一声,“哎,二大妈老寡妇一个,没儿没女,全靠村里人接济,这年根底下,看来难熬了!”

    假如此刻是黄军,肯定装作没事人,回头闷声发大财。

    但张震干不出来欺负孤寡老人的缺德事。

    他忽而高声道,“等等,二大妈,大嫂,你们别走啊!”

    二人脸上露出一丝希望,回过身来。

    大嫂急道,“大兄弟,你的意思是这玩意能值点钱,哎呀,那真太好了,二大妈能挨过这个年了!”

    老太太也一阵拱手作揖,“孩子,要是值钱,你就看着给俩,够俺吃地瓜面窝头就行了!”

    张震笑道,“您老啊,别吃地瓜面了,我让你吃两年白面,过年啊还能吃顿肉馅饺子!”

    哗!

    四周围观的村民顿时响起一阵唏嘘声。

    老太太揉着视线模糊的眼角,声音有些发颤,“孩子啊,你可别说笑啊!”

    张震举起其中一块铁砖,大声说道。

    “乡亲们,你们有人识得这东西么?”

    大家纷纷摇头。

    张震笑道,“这个啊,是宋朝的银子!”

    一个小孩怪叫道,“你吹牛,银子俺见过,像小船一样,还有银钱上面有人头的!”

    张震看这孩子就是在村口给解围的那个,含笑冲他点了点头道,“小兄弟,你说的也对,也不对!”

    这孩子满脸不服气,“俺咋说不对了,你要不说清楚,俺可不答应!”

    张震拿起一枚银圆,“这种叫银圆,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的钱,而你说的那种小船,叫元宝也要银锭,它是元、明、清,三代才出现的造型。

    而在更早的唐宋时期,用的是银饼,和这种银铤,二大妈的这种由于上面字迹太模糊,实在难以分辨出是哪一年的,但从器型上看就是宋朝的银铤!”

    小孩子耷拉了脑袋,眼里满是不服气。

    村民们激动了。

    “嚯,宋朝的很值钱吧!”

    “二大妈这会可算是熬出头咯!”

    中年妇女语气焦急地说道,“哎呀,同志你快说它值多少钱啊!”

    老太太眼中闪着希望,哆嗦得更厉害了。

    这东西虽说年代久远,可存世量不少,在三十年后也就是按照每克十几、二十块钱算。

    以张震的经验看眼前的银铤,应该是两块十两的大铤子,和一个二两的小铤子。

    宋代一两是现在的四十克,这三块银铤大概有一千克。

    但现在物价也低,白银才六毛多一克,如果按照白银价格给老太太算的话,撑破天六七百块。

    可要按照古董算,张震也不确定能卖出什么价。

    看着老太太可怜,他决定赌一把,真要是赔了也算积德了,当即一咬牙说道,“这样这三块,我给您一千八,够您吃几年白面了!”

    村民们立刻炸了窝。

    “卧槽,一千八百块!”

    “孩子他妈,快点回家找找咱家有没有铁砖头吧!”

    “他三舅,我记得你家有一块黑乎乎的,是不是也这玩意?”

    “别扯了,我那是秤砣......”

    老太太激动得差点坐地上。

    旁边中年妇女瞪得眼睛溜圆,“大兄弟,你可不能坑老太太啊!”

    张震从另一个兜里,摸出一摞百元大钞,这是为了不露白,而提前分好的钱。

    钞票递在老太太面前,张震和蔼说道,“二大妈,这些钱够您花销几年了吧!”

    不到两千块,在城里的话,按照现在物价,勉强够一家人吃喝两年。

    但在山区里花销少,一个老年人省吃俭用,足够用个好几年没问题。

    “好孩子啊,俺老太婆谢谢你,谢谢你啊,俺天天烧香拜佛求你长命百岁!”

    老太太用满是皲裂的干枯手掌接过钞票,脸上老泪纵横,连连向张震鞠躬。

    “您老可别,折寿!”

    张震急忙躲开,扶起老太太,轻声说道,“这些钱啊,您可千万别给别人,自己多藏几个地方,东西呢我拿去卖了,要是卖得多,再给您老送点钱来。”

    “不用,不用,这些就够我花到咽气了!”

    看着老太太被中年妇女搀走,张震故意高声说道,“行了,今儿就散了吧!”

    村民们立刻不干了。

    “凭啥啊,俺带的大洋还没换钱呢!”

    “就是啊,俺家也有好东西,这就去拿来,你等着,不能走!”

    “小同志,你就多待会儿,大不了去俺家吃饭,家里还有肉和白面呢,你帮大家伙多收点,全村都感激你!”

    最后说话的这位是个罗锅腰老头,满头的白发满脸的褶子,活脱一个宰相刘罗锅。

    他是本村的村长王丰收,刚才的一幕他都看在眼里。

    知道这个小伙子,比平时来的那些贩子良心好多了,不但价格给得高高的,还不坑骗人,不欺负人,想让他多留一会,好让村民们多卖点东西。

    王明远也臊眉耷眼地说,“对啊,俺家也有老物件呢,你婶子去拿了,再等会哈!”

    张震笑道,“不是我不想收了,是今天带的钱没了,还咋收?”

    说着把几个口袋都翻开,给大家亮了亮。

    村民们这才没了脾气,一个个地唉声叹气。

    张震高声道,“没卖东西的也别急,咱们说好了,明儿早上九点,我准时过来,这下大家总满意了吧!”

    村民们这才露出笑脸。

    村长和王明远连连叮嘱,一定准时来,要不然就去张家村找他。

    这时候大头和石蛋也从村里逛游回来了。

    王明远和村长非要拉着他们回家里吃点东西再走。

    张震担心天黑下来带着东西走山路不方便,连连推辞,叫上两个徒弟离开了王家沟。

    仨人来时几乎空手,回去的时候,身上背的三个军用书包都满了,张震还单独拎着一只包袱皮,里面哐啷哐啷的都是银圆。

    几个瓶瓶罐罐也被草绳子绑好,捆在仨人的背上。

    王家沟这趟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今天早上的时候,张震手里还有八千八,给了徒弟们一千块,今天一中午收货,手里的钱去掉了小半,此刻还剩下四千冒头。

    这些钱放在这个年代虽多,但也有点捉襟见肘。

    他打算再拿出三千,来王家沟收一次货,剩下的就作为出门的费用,另外他还想再添置点必备的东西。

    仨人刚刚出来村口,树林里猛地蹿出个人来。

    石蛋再次举起砖头,大喝道,“谁,拦路抢劫么?”

    张震一看,来者是跟自己抬杠的那个小孩。

    见他空着手没拿武器,张震笑道,“小兄弟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