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七迅速在圆圈里划分“丹国”地盘。道:“再说一说兵力的问题。您看,现在丹国无粮,那么咱们征兵,他们就有粮食能吃上饭,肯定会有很多人参加的……”
说到这里皇帝眼睛一亮,对啊!可以征丹民为兵,以夷治夷。立马聚精会神起来。
“我们没有那么多兵镇守,您看这个地方大,是吧!这里我们驻守一千兵,然后征兵三千,合而为四千。四千人镇守这个地方足矣,可以解决民乱了。其它地方依此类推。
您别担心他们造反。粮食我们重兵把守,利用每天运过去的法子,他们一造反明天就得断粮。所以只能老实的听话做好本职事务,不给丹兵兵器只给他们木棍。
然后就是方才父皇提到的赈灾和春耕问题。儿臣以为,目前不宜发放粮食粮种给他们自行耕种,因为民心不定。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又担心起兵灾,或者我们撒手不管。
如果发放到他们手里,很可能造成哄抢或者是吃光。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奴役蒙民一样,雇用他们耕种,每天我们管饱他们的肚子。就是,你干活就有吃的,不干没有。
等春耕下去了,他们的心也安定了,种这么多粮食不愁没吃的。耕种之时多种一些短期内成熟的农作物,届时再给他们分而食之。他们就意识到咱们大觐的好。
随后再把他们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抽掉一部分,余下的给他们做为报酬。这样他们就有余粮了,看情况再给他们分发田地自行耕种。人心也就万众归一了。”
皇帝点头称是!
“再说说治理,父皇这是儿臣的一人之见,您只管听,用不用咱们两说。”说到这里她先给皇帝提个醒,以免误会她有什么别的想法,那可就不妙了。
“你说,父皇听着。”皇帝大概猜到她说的治理了。
“首先,军防这边咱们是必定要用西军了,因为现在情况比较紧急。等情况稳定下来后,咱们就可以让西军退回去,让接受管理的人自行带征来的丹军。
但儿臣认为官职有大小,应当赋予定西侯一定管理这些武官的权力。他可以处理这些武官,前提要上达天听,父皇同意他才可以斩杀或革职。不能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秋。”
皇帝点头称是!没有了生杀大权,王琅就不能只手遮天。
“文治这一块,儿臣建议除了定西侯驻守的城池。全部依照京城附近县城治理。咱们不再设节度使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税收不归谁过手,直接归父皇,由定西侯监督。
然后就是这些划分为州府郡县地方官员,建议仍旧依照京城官制。武官已是以定西侯为首,文官当然也得设立一位管着这一块的官员,比如观察使之类的工作。”
皇帝很是高兴,他原本就不想弄太多军阀出来,就怕有狼子野心之人!如今一分为三镇守,再设地方军,划一块给王琅犒劳他,权柄虽大无生杀之权,那就无妨了。
余下的地盘全部直接归他管,他便有更大的防备力量与诸军阀对抗。观察使可以监视文官管理地方军。王琅的权力分化一半,三年任满又换一个不担心他能起多大风波。
陆小七临时说出来的,有点乱,但大方向清晰。皇帝个琢磨了一下。说道:“小七你这主意好使!朕回头让大家计划详细来。就是,你真不去呀?”
“儿臣真不想去。凯旋的大军只是功劳显赫者进京,其余都留守在驻地,父皇只需要按儿臣说的这个方法,让西北蒙三军再次出军进驻丹国然后征兵即可。
您当务之急,是筹备粮食过去。另丹国只是断耕一年,他们没有那么穷,军备储粮和国库地方官仓肯定还有粮食的。进驻后马上把这些粮食归为一处,再按儿臣说的提供。”
皇帝高兴地搓手,道:“朕这就去和他们说,对了!你问一下你两位兄长可要去?回来朕可以把空着的右相之位给他们其中一人。”
陆小七:“……”诚恳地道:“家兄当右相还不够资格,但父皇可以把忠勇伯提一提,变成忠勇侯就行了。”
“嗯!爵位虽好可不比有权实用。你确定?”
“儿臣想父皇把这个位置留给苏子清。”
皇帝一怔,道:“他自是有才的,不过行事不够沉稳,右相……”
“儿臣的意思是,看他在丹国的政绩论封赏。并不是说,现在就让他当。如果历练三年,还是不行,那只能说他才德不足以为相!右相之位,当然是有德才者才配之。”
皇帝点头道:“你是个明白事理的好孩子!如果他愿意去的话,朕就给他这个机会。灏渊也是,大义为天下,冒着守三年孝的风险,推迟三年与你成亲也保荐你前往丹国。”
陆小七及时控制住要浮现于脸上的狰狞,道:“他还在内阁吗?”
“在的,你们俩啊各退一步,别闹矛盾了。”皇帝劝说。
陆小七微笑:“父皇一会别说儿臣不去,您就说,儿臣夸赞苏子清大才,保荐他过去协助治理民生。”
皇帝以为她担心,说她不去,大家不同意苏子清去。点头应了下来。因天色太晚了,允许她先行离宫,回头写一份详细的奏折上来给大家参详。
陆小七回家路上,恨恨地道:“大魔王看不气死你,叫你使坏。这么蠢的主意亏得你出。”
内阁,皇帝把陆小七的主意说了一遍,大家很是惊艳!对陆小七的提议赞不绝好!当然也是因为皇帝很满意的原因,加上王琅的实际权力没有他们预料中大。
时辰已然接近亥时末,皇帝让大家先回去歇息,顺便想想怎么完善起来。明日等陆小七的奏折上来再继续。最后提到,让大家尽快保荐人才前往丹国就任治理。
说完,皇帝对苏国公道:“骁郡主保荐令郎过去辅助治理丹国民生。你回去后……”
话都没说完,程灏渊立马反对:“现在是治民乱,苏大人一小小翰林过去掺和什么?就算是治理民生,也不该派他去。户部随便提一个人去不都比他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