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三人上完了坟,就收拾了东西回家。
一路上,狗蛋就叽叽喳喳,喋喋不休地给父亲讲了很多学校里的时候。
虽然有一些吹嘘的成分,可大多也都是真事。
“李校长可真是个好人呐!没有他,你得到明年才能上学,以后上学招工都要吃亏呢!”
父亲对狗蛋叹道:“我明后天去给他拜个年,好好感谢一下他,顺便说说你哥转学的事情!”
“爸,那边好像就是李校长一家人呢!”
东子指着路上走过来的一家人说道。
父亲抬头,果然见李校长带着女儿李燕和儿子李强,也来上坟了。
“李校长!”
父亲赶紧迎上去,握住了李校长的手。
“是四爷啊!你回家过年来了?”
李校长握住了父亲的手。
他的妻子是王家的女子,攀扯过来,他比狗蛋还小一辈,所以就跟着大家,也把父亲叫四爷。
“李校长,年过得好!”
父亲笑道:“谢谢你给狗蛋取了学名,让他提前上了学!”
“不用谢,都是因为王谦己聪明好学,我才破格让他提前入学的!”李校长笑道。
“王谦己......”
父亲第一次叫出了狗蛋的学名,不好意思地说道:“这娃娃从小到大,身体弱,人也勺得很......”
“不,王谦己一点都不傻,他很聪明的,只不过是有点痴而已。”李校长又笑道。
“痴......”
父亲和东子对视了一眼。
痴不就还是傻,呆,勺的意思吗?
“王谦己和我是同桌,他门门功课都学得比我好呢!”
李燕在一边笑道:“他一点都不勺,就是......怪得很,老逗着我们大家笑!”
“是吗?”
父亲更加的惊喜。
他没想到,一向连他都不寄予什么希望的狗蛋,居然比李校长的丫头还强!
“我经常听我们家燕子说起王谦己......”
李校长笑道:“王谦己不仅活泼开朗,诙谐幽默,还聪明伶俐,举一反三......”
“我经常给燕子辅导功课,可她门门功课的确都不如王谦己呢!”
“这......”
父亲这才相信了,狗蛋的确是个好学生。
“我......我体育就不如李燕!”
狗蛋破天荒的第一次谦虚的说道。
李校长和李燕夸了半天,“王谦己同学”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你体育也行呢!”
李燕说道:“你虽然瘦,没有劲,可那是天生的,谁也没办法......”
“你们不知道,王谦己上体育课的时候,都拼命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生怕别人笑话他,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呢!”
“我......”
狗蛋的顿时感动地流下了......鼻涕。
他没想到,李燕居然如此理解他。
多年之后,狗蛋才知道,这样的人就叫做知己......
狗蛋吸了吸流下来的鼻涕,又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是班长,不认真上课,谁还听我的啊!”
“李校长,王谦己都是因为您的鼓励,才爱学习的,我们......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了!”父亲叹道。
“四爷,王谦己是个好苗子,你可别小看了他,要好好培养呢!”
李校长笑道:“你现在招工到了城里,最好......能想办法把王谦己带到城里去上学!”
“我也就想的呢,不过,得一步一步来......”
父亲说道:“我已经给单位的领导说了娃娃们上学的事情,他们说明年开春,先给王东己转学,等再过几年,再给王谦己转学......”
“我就说年后去给您拜个年,打听一下转学手续的事情呢。”
“不用气,下学期开学的时候,你带王东己来,我给你们开证明就行了!”李校长笑道。
“这......这可太好了!谢谢您,谢谢您!”
父亲没有想到李校长这么好说话,便又握住了李校长的手,激动的感谢。
“行了,我们去上坟了!”
李校长带着李燕李强,就走了。
李燕回头看了看狗蛋,狗蛋就吐出了舌头,给他做了一个鬼脸!
“咯咯咯!”
李燕又被狗蛋的傻样子给逗笑了......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包了一案板的饺子。
东子就拿出了几副自己写的对联,和狗蛋贴在了各个屋门上。
“这些对子,都是你写的?”
父亲看着写得歪歪扭扭的对联,却惊喜地问东子。
“嗯,我们三年级的人,已经开始上大字课了,老师教了我们写毛笔字,布置的作业就是给家里写对子呢!”
东子笑道。
“好!有出息呢!比我强多了!不亏是王三爷的后人......”
父亲激动地说着,亲自把东子写得歪歪扭扭的对联,自豪地贴在了大门口。
东子就从父亲的包里,取出了“先进工作者”的奖状,端端正正地贴在了上墙上。
父亲今年毫无悬念的,又是县水利局的“先进工作者”。
狗蛋却取出了鞭炮,“噼里啪啦”地放了一挂。
今年父亲买了四挂鞭炮,狗蛋分了两挂。
不过,他的鞭炮自然是留着一个一个的放。
他现在放的,是哥哥东子的......
队里的有些人家里,也陆陆续续的传来了鞭炮的声音。
今年包产到户了,家家户户不仅吃饱了肚子,还有闲钱,便买了鞭炮来放,图个吉利......
贴了对联,放了鞭炮,狗蛋一家四口,就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吃着热腾腾的大肉饺子。
父亲就给母亲说了明年开春要给东子转学的事情。
“真的?”
母亲惊喜地赶紧咽下了嘴里滚烫的饺子。
她知道,东子要是再让贺超教下去,就要和小兵一样,成为不爱学习的差生了......
“王局长亲自帮东子联系好了学校,我们局里职工的孩子,每年都有指标,陆陆续续的,都要转学到城里上学呢!”
父亲说道。
“这可太好了......”
母亲放下了筷子,喜极而泣,抹起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