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89章 兵法实践有门道,得人聚势立规矩
    秦子玉等人还没有来得及洗漱,班主任老师龙馨就来敲门了。

    “归元境第四层,你的修炼速度倒是中规中矩,半年的时间做到这个程度,倒也没有辜负了你的天赋。”龙馨不以为然的吐槽道。

    “龙老师这是嫌弃我升级慢了?”秦子玉问道。

    “咱们班的副班长孔方,一个月前就到了归元境第五层,且顺利通关了十八神龙巷,据说准备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挑战你,希望你有个心理准备!万族学院规定,谁是班级第一,谁就是班长!”龙馨笑道。

    龙馨离开之后,甲03宿舍的人立即开始洗漱,纷纷调整状态,准备迎接考试。

    次日清晨,秦子玉等人按照各自证件上的提示奔赴各自所在的考场。

    秦子玉的第一个考试任务,就是兵道学院的兵法课命题考核。

    对号入座之后,秦子玉拿到了专属考题: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圣人兵法始计篇进行阐述,必须要树立本人的兵道观点,且言之有物。

    秦子玉立即挥毫,开始书写:“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秦子玉回首半年之前,甲03宿舍虽顶着新生第一的名头,却是内外交困。三大商会挟孔方团体以制新生之首,试图令玉雪商会陷入无休无止的内斗,从而加剧颓势。

    一时之间,作为新生代表的两大团体不得不进行菜鸡互啄式的商战。这便是三大商会的因利而制权,仅以微薄之力,便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新生之间陷入了自我消耗,便没余力挑战老生的地位了。

    可是孔方团体别无选择,若是拒不合作,人家只要一个念头,团队就会土崩瓦解,再无出头之日。

    对于老生的行为,秦子玉并没有一板一眼的应对,更没有同孔方互耗,而是依靠所学的内容:“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秦子玉先是洞若观火,判明了三大商会的意图。进而有了对策,用兵法谋略来说,就是:“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秦子玉对孔方团体所采取的策略,先是亲而离之。不管怎么说,孔方团体的新生属性决定了根本立场,他们不会融入老生之中,合作也只是暂时的共同利益所致。归根到底,还是要走上对抗的道路,这就让秦子玉有了亲而离之的机会。

    有了说服孔方的机会,秦子玉接下来的策略就是利而诱之。他决定用假打的办法套牢孔方团体,既不用付出太大的牺牲,又可以堂而皇之的找三大商会索要资源。这对孔方团体来说,妥妥的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这纯粹是无本买卖,即便是三大商会知道了假打的事情,最多也就是断了供给,绝对不会产生报复心理。

    很简单,一旦三大商会报复东坡楼,就会逼迫孔方团体向秦子玉的玉雪商会靠拢,令所有新生拧成一股绳,从而在万族学院的扶持之下弯道超车。

    这样一来新生就会团结一致,老生肯定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故而明知道吃了亏也得装作不知情。即便是想要报复,也得先搞定了玉雪商会。

    孔方团体的左右逢源,无论是三大商会联盟,还是玉雪商会,在没有彻底的解决对手之前,都不会考虑针对他们。这样一来,东坡楼就可以趁机全面铺开,即便是甲03宿舍倒下了,也有新的领头羊及时补位。

    在秦子玉看来,尽管三大商会暂时有合作,竞争和倾轧依旧不可避免。他按照兵法所说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选择了夏运商会作为突破口,又找准了切入点芭蕉村,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成功的打击了夏运商会的梧桐镇分会以及赵紫直属的梧桐镇食府,从而获得了九品火锅协会的市场准入资格。

    在双方博弈的过程中赵紫也用出了瞒天过海以及无中生有两大计谋,从而保住了相应的市场份额。

    秀才府的易主,让秦子玉看到了能力不足以匹配野心的重大危害。严浑不自量力招惹赵紫,以至于家破人亡。

    赵紫本已无力回天,却借着秀才府易主的由头拿到了谈判筹码。这便是不同层次的人,所做的决定尽管相同,结果却大相径庭。

    秦子玉下笔如有神,将芭蕉镇的前因后果梳理了一遍。他认为兵法策略的核心在于利,有利则为,无利则不为。利薄则本小,利厚则本大。人世间最大的追求,便是无本厚利。

    利有小利和大利,近图和远图的区别。故而策略的要点又关乎实际需求。对于普通人而言,小利和近图足矣。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众所周知,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就决定了利益交换的根本原则。一般情况下,利益交换需要遵循对等原则,也就是世间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是指心理预期的价位对等,而非交换物的实际价值对等。换句话,就是交易双方均认可的对等才是对等,这与交换物的真正价值无关。

    然而兵法策略的要义,就是通过施展计谋,把这种对等交换变成对己方更为有利的不对等交换。也就是投入小,收益大的非正常结果。古人云: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想要快速崛起,就需要得到一笔意外的收入,从而拥有第一桶金。

    秦子玉认为兵法策略必须要遵循“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根本原则,故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策。

    只不过不战而屈人之兵所获得的胜利并不牢固,因为有资格挑战胜利者地位的势力并没有消失。换个说法就是反对者只是暂时的偃旗息鼓而已,其实力依旧在,只要愿意孤注一掷,随时都可以揭竿而起。

    故而战争的终极目标,就是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使其不具备反抗的能力。这就是纵横捭阖的将军,一旦拥有挑战皇权的实力,不管是否忠诚,都只能死路一条。

    究其原因,一是手底下的追随者并不会因为将军的卸甲归田而放弃效忠;二是上位者不敢相信将军本人及其后人会持续忠心耿耿,永久无视其追随者的利益诉求。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将军举义,一念即行。究其原因,将军拥有强大的武力,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也就是说将军有心做事,只需要有那么一个念头,然后再下达一道命令就可以了。

    至于秀才想要做事,先得起念头,再寻找志同道合的人集聚力量,最后还需要把人训练成军伍。这其中但凡某个环节出了错,造反之事就不了了之了。

    故而历朝历代的动乱,最开始都是最底层的百姓一时冲动,迈出第一步之后就身不由己了。

    故而用兵之要,又在于震慑蠢蠢欲动之人,从而保全一方平安。战争不是目的,约束所有人遵守规则才是唯一的使命。

    只要还有利益纷争,战争就不会消亡,兵法谋略就会有用武之地。敌强我弱,骄敌、疲敌,调虎离山,专攻薄弱。总而言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具有时效性的局部优势兵力,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战机。

    兵法谋略,一般来说都是弱势一方通过使用手段,从而获得相对优势,主动出击改变不利局势。

    兵法之要,在于造势。有了夹缝中求生存的大势机会之后,就应该抓紧时间聚势。

    只要拥有足够的实力,就可以获得初步的话语权,从而开始制定规则。随着势力的发展壮大,各种规则也会随之增补完善,尽量缓解内部的矛盾冲突。

    故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作为一方势力,必须要保留一个相对强大的敌人,用来团结内部力量,让大家愿意求同存异,一起对付外来之敌。

    在这种时候,兵法谋略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协调内部需要策略,针对外敌也需要权衡利弊。处于优势的时候,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谋略;处于劣势的时候,怎样才能不被针对,都需要兵法作为支撑。

    能够震慑一方的势力,不在山河之险,而在贤臣良将。贤臣可梳理内部关系,巩固势力;良将可镇守边关,亦可主动出击,震慑敌对势力。

    秦子玉继续写道:“兵法之要,首重得人,其次地利、其次天时,其次道。有了人,就可以择地;拥有地利,方可等待天时;待到时机成熟,便可一飞冲天,当势足够大的时候,所制定的规则也就成了人间正道。”

    至于如何制定规则,秦子玉并没有展开阐述,只是单纯的从兵法角度对势进行了补充论证。

    兵法的兵是为人,因人成势;兵法的法是为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聚在一起成了势力,利益冲突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故而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

    兵的存在,是为了维护法的威严。这就是秦子玉对兵法的理解,两者合而为一,才有生存能力。

    有法而无兵,徒增笑柄而已;有兵而无法,祸起萧墙之状。唯有两者兼具,方可相得益彰。

    兵法计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契合大道,方可成事。

    喜欢帝:山河少年行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