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回1986小山村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坐地起价,药交会现场
    正当药材排列整齐,肖金峰便快步走来。这边真热闹,昨晚居然有人偷药了。

    我刚听路人提到,说那人似乎被人操纵行事,看样子那些东北的伙计可能是不小心泄露了车内的药材,才会招来一群地痞流氓前来抢劫。”他边说边走到高晓明身旁。

    听闻此消息,高晓明问:“赵铁蛋已经出狱了吗?”

    是啊,他被解除监禁了。

    不过已被回收,并且人员安全。

    现在他们正在卸货。”肖金峰回答。

    高晓明猜测事实大概如此,尽管赵铁蛋有过暴力事件,但毕竟事情起因不在他,加上对方有过失,赵铁蛋的行为还算幸运。

    然而被收回的武器确实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

    这时,第一批买家已经进入市场询价。

    他们伴随着樟树林这边的专业人员,亲自陪伴重要买家进行参观,介绍各个药材交易区域,并由摄像师不停记录现场的画面。

    每个商户都在这瞬间倍感亢奋,他们深知药材交流盛会已经开始!

    在这个药材区域,各种中药丰富多样,几乎你能在药交会上觅得所需。

    与此同时,诊病和把脉专区汇聚了许多资深的中医医师。

    他们一人独占一摊位,学徒则负责忙碌抓药熬药工作,炉火旺势、中药壶的热蒸汽环绕,各类药香飘散四方。

    这些医界高手擅长诊断体质、针灸及治疗断骨等病症,吸引了不少带着疑难疾病前来求诊的人们。

    无论是轻病者,或是重患者,在他们的调理下,都能见证疾病得以缓解甚至痊愈的神奇。

    在专门经营大批药材的行子里,吆喝声、珠算声与账目核对声络绎不绝。

    另一边,西医器械专区则稍微安静,由于国内西医尚未全面发展,许多制药生产线是近几年才陆续建立和投入运营。

    这些药材的特点就是高昂!肖金山第一次参加药材交易会,在高晓明建议下走遍各个区域,拓宽了见识。

    回摊位后,看见高晓明正忙碌交易,他站在一旁静观其成。

    买家要采购的是黄栀子,每斤定价一元五角,并提出有多少量要收多少量。

    刚开始,高晓明收购黄栀子的价格是一斤四毛钱,但由于需求逐渐减少,价格一度涨到五毛,当时的货是新鲜潮湿的;现在销售的已经是干燥后的产品,黄栀子含水量不高,晒干后份量尚可。

    以现在的售价一斤十一五,利润率相当可观,其他中药材的情况大致相似。

    如果量小,则利润微薄,但大量采购就能带来丰厚利润。

    此外,高晓明有一半药材是自行采于山林,这部分纯粹为盈利。

    肖金山的存货里自然也有黄栀子,由于这种作物在他们的县城适合生长,每个村庄里零星可见野生黄栀子树木。

    市在政策支持下已开始发展人工种植黄栀子,如今供应链较为充足。

    大力推广种植的原因在于药材交易市场中,江西产的黄栀子要比福建的价位高出很多。

    因此,高晓明销售的江西货受到追捧,很快便有一买家愿全额收购。

    高晓明将二人合作的总货源,总计五百八十斤上报给买家,其中他占据了四百斤。若质量一致,请全部拿走。”这位财大气粗的买家直接道。

    接下来,便是清理整批黄栀子进行验收、过秤并结算。

    高晓明确信这边黄栀子好卖,所以一开始就准备好了,只需揭开药材袋,供买家查验。

    高晓明对自己的商品严格挑选,绝无伪劣产品;对于肖金山的货物,也还不错,他的家族在县城有一定的背景和社会网络,没有人敢用差货蒙混过关。

    交易首单顺利完成。

    “大哥,你在摊前留守,我去补充货源。”高晓明边说边推车朝停车场走。

    他清楚什么品种热销、哪些价位吃香,所以这些抢手货需先买走,尽快变现获利。

    至于那些小份或难售的药材,他们可以选择明天慢慢处置。

    肖金山欣然同意,在摊点边耐心观战他人的交易,买家询价他就照高晓明定好的价格报价,并如实汇报存货量。

    高晓明做了个详细的记账本,记录下两人合共的药材种类、出售量及剩余库存,一眼便可知情况如何。

    全天营业,药交会的访流量惊人,成交频繁。

    经过繁忙的一天,虽已筋疲力尽,但大多数存货已被卖出大半。

    完成了最后的账目记录,高晓明伸了个懒腰,缓解紧绷的肌肉。

    在山中练武、疾奔,他从未像今日这般疲惫不堪。

    不断重复的机械劳作,以及不停的笑容应对,使得他在一天结束后,身心俱疲。

    然而,鼓鼓的钱包成为了慰藉。

    随着暮色低垂,药材交易市场的顾逐个散去,摊贩们相继结束营业。

    剩余的药材再次被搬回车里保管。

    吃完晚餐,肖金峰主动道:“今晚我留在这辆车旁,你好好睡一觉。”他看出高晓明的疲惫,也深知昨晚对方几乎无眠。

    两人均不同意让高明里值晚班,毕竟夜晚的安全无法确保。

    高晓明毫不推辞,的确渴求休息。

    于是,高晓明与高明里入住旅馆,而肖金峰坚守车侧。

    因畅销药材大都被售出,剩下的车货价值不大,肖金峰显得相当放松。

    可能是之前的太闹腾,今夜无人前来。

    尽管如此,肖金峰发现那个携有人参与鹿茸的东北商人消失了,不清楚是离开还是其他缘由。

    他与这些人不过是萍水相逢,无心深入探寻。

    次日早上,肖金峰告知了高晓明这个消息。

    上午外出打听的高晓明带回了情报:那两位东北佬已将全车物资以低价甩售后驱车离去。

    他们可能意识到对手棘手,所以选择避开。

    “昨天他们赠送了一斤的红参和鹿茸,肖大哥也拿半斤尝一尝吧。”高晓明提议道。

    然而,肖金峰回应:“只这么多?未免吝啬!你可帮他们挽回重大损失!”对此,高晓明心态宽广:“总共也有近两百块,算是心意,而且也只是顺水推舟的事。”

    对高晓明而言,这些礼品只是顺便,故而没有觉得不足。

    看到他对礼物满意,肖金峰便转移了话题。

    另一边,细心的高明里结合听到的片段,大致勾勒出那天夜晚的情景,暗自庆幸自己不必面对那样的场面。

    当天,所有商品搬至市场后,高明里不必单独坚守,他跟随大家一起看摊,以增长见闻。

    高晓明让四处走动时,他照做,只是谨小慎微,沿原路返回以防迷路。

    整个药交会之旅中,他只是体验新奇,并未深入理解,那些叫卖声对他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语言。

    幸而部分店铺挂起横幅,通过横幅内容他稍显懂得展会情况。

    午后,交易市场开始清场,买家大致买齐,卖家也卖出所剩无几。

    有些人只剩下些许药品待售,其他人则收起货物,准备离市。

    同样卖完货的高晓明,在肖金峰的配合下完成了任务,虽然最后一笔交易赚的微乎其微,连带些剩下的小杂碎。

    他们只为卖光这个吉祥象征而不惜付出。

    走吧,一起去好好享受大餐!高晓明开心地催促,招呼大家一同就餐。

    前几天为了生意上的事,他们都忙碌而仓促地吃饭,饭菜入口即化,来不及细嚼慢咽,菜品也相当简朴。

    此刻,他们亟需美食的力量抚慰身体的疲惫以及心中的满足感。

    步入餐厅,却见满满当当,全部是药材商在用餐,他们的菜肴选得都很贵重。

    注意到位子已满,高晓明并未打算离开,他猜想其他地方的餐厅可能也相似。

    于是,他找到服务员询问是否还有空的小桌子。

    通常在生意兴隆的时段,餐馆会在户外设置一些小桌,他们三人足以享用。

    就在交谈间,有人突然对他大声喊道:晓明兄弟,你们也来吃吧!过来跟我同桌,这里还能坐下!高晓明循着声音望去,认出了这位是以前打牌的朋友。

    那人口中运载的甘草、肉苁蓉、锁阳全是来自北部沙漠珍稀药材,南方罕见,因而销售状况很好。

    看到朋友那侧还有位子,高晓明便带领肖金峰和高明里过去入座。

    那位朋友甚至已经让人帮着添加了一张凳子。

    善于社交的高晓明与肖金峰与大家轻松谈笑,氛围甚是欢乐。

    唯有高明里专注用餐,对他们的闲聊内容虽感兴趣,却因难以理解方言而不怎么跟进。

    那些方言对于他就像谜一般的天方夜谭——或许换个比方,就像数学老师上课,声音听得很清楚,但他一句也不解。

    这顿饭,高明里心满意足,不仅仅是美味丰富,他还借此机会见识了大哥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家里,他感觉大哥无趣,沉默寡言,母亲常抱怨他的执拗脾气。

    现在亲眼看到,他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虽有些无法完全理解的话,但看得出来他善于交友,且深受他人尊重。

    此时,高明里想起了哥哥高建设。

    村人眼里,高建设是个大人物,但他对待村里的人,却是以自己弟弟高晓明为中心。

    就算有求于高建设,小事易成,大事就说不准。

    然而,他大哥高建设却处理的全然是大事,诸如安排三哥加入运输公司、选择自己合适的工厂等工作,全由他说了算,高建设便毫不犹豫同意了。

    高晓明看着,若换成旁人提出这些要求,高建设定会持不同意见,因为在当今来说,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太不容易。

    当初,肖金峰带来满载药材的货车,走时同样装载着满满的货物,其中药材占据一小半,酒占据大半份额,包括香醇的四特酒,占据了半数。

    他原本未料想,肖金峰来樟树不只是参加药交会,还将四特酒的销售权收入囊中。

    这酒源于清光绪,正式建厂于五十二年,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品牌。

    仅在今年北京举办的展览会上,人气爆棚,每次都引发抢购热潮,声誉因此广为传播国内外。

    各地甚至都向中国下单求购。

    此刻,四特酒正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其实厂家手头订单满满,肖金峰能赢得这份经销权,全靠他背后的货运公司,可以直接自取,无需厂家送货上门。

    所以出于这点考虑,厂家对他的请求勉强答应。

    在路上,一边驾车,肖金峰心情甚佳地对高晓明说:“在许多宴请场合,人们常言道:‘待以礼,不可无‘老九’’,这里的‘老九’即指四特酒。

    虽未位列八大名酒之列,仅仅位居第九,但它这几年极为风光,在众多大城市里都是热门到需要排队购买的品牌!”

    “我想了很久,这次是个好时机。

    回去后我就打算开一家专卖店,专门销售四特酒。

    不仅是县里,还可带到其他地方,用来送礼或拓展人际关系也是个好选择。”

    听到此,高晓明由衷赞叹:“肖哥,你确实是有商业智慧。

    这种酒卖起来肯定不会亏本!”

    在回到八十年代后,高晓明明白,四特酒繁荣并非限于现今,它的未来同样光明,后世更是成为‘江西白酒王者’,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

    他本人也非常喜爱这款酒,因其清香纯醇,即便是多饮也不觉得不适。我尝过一次,那香味太令人沉醉了。”说话的是高明理,确实有这样一次体验,那是高建设送给高晓明两瓶四特酒,他让小弟留一瓶给他父亲。

    那时,高远见特意将其保存到大孙子的百日宴上才开启,瓶盖一启,香气扑鼻,连桌旁几位老酒友也被其勾起了馋瘾。

    尽管只有一瓶,大家都尽量节约,只有少数几位亲人能酌上一小杯,年轻一辈如高明理,就轮不到他。

    不过他闻到那醇郁的气味时,心中难以抗拒,最后从兄长的酒杯里偷抿了一口,那份回味一直萦绕心间,哪怕酒瓶空了后,很长时间仍余香缭绕。